李瑞清還擅長詩歌和寫作。他的詩古直而蒼涼,很有曹孟德的遺風,尤其是絕句優美感人。《清史稿》說:“瑞卿詩以漢、魏為主,次為陶、謝。”他是清光緒、宣彤時期古典詩壇上壹位非常活躍的詩人。王在《光緒與詩壇劄記》中,曾稱他為“雲龍公孫勝”中的閑星。陳曾作詩贊曰:“妳來金陵幾時?我早就聽說李梅瘋了。名人過江知多少,努力吟誦臨川古詩。”可見他的詩影響之大。它是壹篇散文,借鑒了莊子和太史公司馬遷。它簡單而生動,它可以“表達壹個人的思想,諷刺和侮辱,這很符合奇怪和神秘的興趣”,它也有每個人的風範。此外,李瑞清還擅長文字學、金石學考證和書畫鑒定。他提出的金文流派辨法是“求石辨印”,頗具科學性,是壹位頗有建樹的藝術大師。
李瑞清壹生有很多徒弟。著名學者李秉忠、胡小石,國畫大師張大千,美術教育家呂鳳子,書法家李中淦、何延慶、黃鴻圖等都是著名的書法家。
在政治上,李瑞卿保守、忠誠、正直。辛亥革命後,他不是民國官員,沒有寫“民國”二字,沒有剪辮子,自稱“壹個道士”。1917年他在張勛復辟時,曾擔任中書令部左侍郎。然而,與他在書法、繪畫和教育方面的成就以及清廉自守的崇高品格相比,他並沒有掩蓋自己的缺陷。1920年,李瑞清在南京去世。好友曾和學生葬於金陵牛首山,並在雪梅嶺羅漢泉旁建了壹座梅花廟紀念他。為表彰兩江師範學校的辦學成就,南京大學特意在校園內建了壹座亭子,上書“梅艷”。他的弟子們還收集了他的詩,並將其匯編成《清道學遺集》和《清道學遺集易稿》。至今,在福州城北仍有壹條綠樹成蔭、優雅幽靜的街道,原名傅僉街,李瑞卿曾在此居住。21(1932)年,為紀念李瑞清在教育、書畫等方面的貢獻,對這條街進行拓寬,更名為“梅安路”。1980地名普查後,更名為“羊城路”。但許多人仍然記得梅安路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