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北宋四大書法家之壹蘇軾的書法排第幾?

北宋四大書法家之壹蘇軾的書法排第幾?

蘇軾是北宋著名學者。詩歌、書法和繪畫都為後人所傳頌。在中國文化史上很難找到第二個如此傑出的人物。

他的書法從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二王”中汲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創新。他在談到自己的書法時說:“寫字的方法是膚淺的、有限的,三者最終也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我腦子裏什麽都有。”

他在談及自己的書法藝術創作時說:“我不能用心作書,求之不厭。”他以“意”為中心,以“信手”的方式將自己的感受寄寓於書的點畫之中。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傳統技法進行書法藝術創作,在書法藝術創作中豐富和發展了傳統技法,而不是簡單機械地去舊。

蘇軾早年研究“二王”,中年研究顏真卿和楊凝式,晚年研究李北海。他還廣泛涉獵晉唐時期的其他書家,形成了壹種博大精深、樸實無華的書風。他的書法,筆畫較多,平而微胖。這也與他握筆的姿勢息息相關。蘇軾的用筆是“側臥”,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的握筆姿勢,所以他的字是斜向右平的。

蘇軾書法的中年代表是《黃州寒食詩帖》(下圖)。此詩帖是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所作的兩首詩。詩歌沈郁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的筆墨色彩也隨著詩歌的脈絡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非凡,壹氣呵成,達到了“心手皆暢”的近乎完美的境界。因此元代冼玉書稱其為繼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書》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著名美學家蔣勛說,蘇軾的作品表面上看起來隨意而柔和,但他的剛性都在裏面。例如:

尤其是“花”和“泥”這兩個字最美。這兩個詞之間有很多聯系,細筆的聯系將它們聯系在壹起。

如果不放大,我們可能看不出蘇東坡的筆除了柔和之外還有如此細膩的部分。

因此,對於書法來說,第壹件事就是讀他的文獻的意義。讀完壹定要把字放大,把他的每壹個用筆習慣都讀壹遍,妳會發現蘇東坡的用筆審美與他的性格有關。

也有人說蘇東坡的筆勢不夠剛勁有力,但我們看“苦雨”二字,“雨”的橫畫到下壹部分其實很死板。尤其是肩架寫得非常好。

特別是“花泥”壹詞,反映了蘇東坡對生活的理解:從艷麗的花朵到泥土。

當有人說他的字難看時,他說,是的,我的字是“癩蛤蟆上的石頭”。

後半段要特別註意“空、寒、破、濕”這幾個字。生活並不完美,但他仍然希望在這樣頹廢的時光裏活出意義。

《寒食帖》被認為是蘇東坡最偉大的書法作品,因為他將畫筆應用於最復雜的情況。蘇東坡直到中年以後才有如此大的變化。有軟的,硬的,簡單的,華麗的,和最大的變化。

所以黃庭堅說:宋代四大書法家中,蘇軾當之無愧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