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釋義:建甌,城名。福建省南平市北部,建溪河上遊。市人民政府駐知止鎮。唐朝以江西為名建立國家。明清時期由建寧政府統治。1913建甌縣由建安縣和歐寧縣合並而成。
2.地理位置:該縣位於武夷山和九峰山之間,東、西、北三面為中低山環繞,中部和南部為連綿的丘陵。重陽河、南浦溪河、松溪河在我國劍溪河交匯,形成兩岸寬度不等的平原,是主要的農業區。
3.民族:轄10鎮4鄉4街,217村27個居委會,以漢族為主,10畬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是福建省土地面積最大、閩北人口最多的縣級市。
建甌方言:
建甌早在東漢建安初年(約196)就建立了——當時叫建安郡,唐朝叫建州。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建寧府成立(建甌),轄建安、甌、崇安、建陽、松溪、政和、浦城等縣,使建甌成為閩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由於人們交往、遷徙和戰爭的影響,形成了以建甌方言為代表的閩北方言,它不同於閩東方言和閩南方言。老建寧府屬於除浦城縣外的部分鄉鎮,其他縣,以及順昌、南平與建甌相鄰的部分鄉鎮,都講閩北話。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數大約有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