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甘薯簡介

甘薯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唇形科植物甘薯苗或毛狀甘薯苗的根中藥字典3.1甘薯別名3.2來源與產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用法與用量3.6甘薯的化學成分4豆科甘薯塊根”*甘薯字典4.1來源4.2拼音名稱4.3甘薯別名4.4來源4.5原形4.6生境分布11附件4.12摘錄5參考附件:1中藥紅薯的處方2中藥紅薯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紅薯1拼音dì guā。

2英文參考地瓜[朗道漢英詞典]

Wayaka yambean根[湘雅醫學詞典]

3唇形科植物地瓜苗或毛葉地瓜苗《中藥大辭典》地瓜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救荒的草藥,是《家有補諸神農本草》[1]中記載的竹筍別名。

3.1紅薯的別名有番薯、地瓜、野三七、蠶卵、蓮藕[2]。

3.2番茄的來源和產地。或亮葉石竹。唇形科的[2]。前者分布於東北、陜西、河北、四川、雲南。後者分布於我國南北[2]。

3.3性味甘、辛、溫[2]。

3.4功能主要用於活血益氣[2]。適應癥為吐血、鼻出血、產後腹痛、白帶過多[2]。

3.5紅薯的用法用量:4.5 ~ 9g [2]。

3.6化學成分甘薯幼苗的根莖含有石松、果糖、棉子糖和水蘇糖[2]。

4.豆科甘薯塊根*字典*甘薯4.1來源《中國藥用植物誌》

4.2拼音姓名digu ā

4.3紅薯的別名有地瓜、涼瓜、涼薯、葛、葛、蘿蔔(《中國藥用植物誌》)、草瓜刨花(《陸川本草》)、沙葛、蘿蔔(《江西本草手冊》)。

4.4來源是豆科馬鈴薯的塊根。秋天開礦。

4.5壹年生草本藤本植物的原始形態。塊根肉質肥厚,圓錐形或紡錘形,直徑10 cm。皮淺黃色,富含纖維,易剝,肉白色,香甜多汁。莖纏繞,長3 ~ 7米。復葉,互生;小葉3個,頂端小葉呈菱形,長3.5 ~ 16 cm,寬5.5 ~ 18 cm,兩側小葉呈卵圓形或菱形,長3.5 ~ 14 cm,寬3 ~ 13.5 cm,邊緣鋸齒狀或掌狀裂開,全緣很少。花淡藍色、紫色或白色,長15 ~ 20毫米,簇生成總狀花序,花序基部有節;翼瓣與旗瓣等長,旗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圓向內彎曲,與翼瓣等長或超過翼瓣;花柱和柱頭內折。莢果長7.5 ~ 13厘米,寬12 ~ 15毫米,有細粗毛;種子近方形,寬,長約7毫米。花期為7月至9月。結果期為10 ~ 11月。

4.6棲息地分布於臺灣省、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和湖北。

4.7化學成分:塊根每100克含蛋白質0.56克。脂肪0.18g,碳水化合物8.2g。葉子含有馬鈴薯苷。

4.8性味《陸傳本草》:“甘,涼。”

4.9功能:主治生津止渴。

①陸川本草:“生津止渴,治發熱口渴。”

②《四川中醫誌》:“止渴解酒毒。”

4.10紅薯內服用法用量:生吃或熟吃。

4.11慢性酒精中毒補充方:紅薯拌白糖。(四川中醫年鑒)

4.12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