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在閱讀的過程中,稍微圈壹圈,心中有所感悟,用筆墨記錄下來,三言兩語說得繪聲繪色。
註釋:精讀文章是壹種常用的方法,即從內容、寫法、結構、語言等方面給文章添加註釋。
註釋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第壹批”(在書的開頭)、“旁批”、“旁批”(在詞句旁,在頁面右側)或“尾批”(在壹段或全文之後)。
註釋的內容非常廣泛,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註意:閱讀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或難懂的單詞,查字典和參考書,找出意思,指出出處,寫在空白處。
2.摘要:邊看邊思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
3.點評:閱讀時會有各種想法、觀點、疑問,可以寫在空白處。
4.警告:閱讀時,發現優美的句子、典型的語錄、重要的段落、新穎的語錄和值得特別註意的地方。為了提醒自己,可以用“註意!”“重要!”“用心記住!”“抄筆記”等詞,讓他們註意,並為以後的重點閱讀提供條件。註意:妳不能對從圖書館其他人那裏借的書發表評論。)
補充符號
這種閱讀方法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順著作者的文筆,再補充作者。也可以稱為模仿和延續,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快速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闊闊與闊闊》,能力強的同學寫出了闊闊與闊闊的聲音,然後用詩體寫出了蛙聲、蟬聲、溪水聲。這種批註方法並不適合所有學生。畢竟有壹定難度,但是對於能力強的同學來說是很好的鍛煉。
批註閱讀的發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使閱讀不再是壹種被動和負擔。相反,閱讀成了他們的精神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批註閱讀中找到了閱讀的樂趣,得到了健全的心靈,形成了獨立的心智,擁有了獨立的精神。因為有註解的閱讀,他們的個性才能發光。
寫壹篇傷感的評論
壹個人動了心去看壹篇文章,必然會有或深或淺的感受。為了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後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比如,學生讀了《送馬晟東陽序》的第壹段,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不經壹番冰凍,梅花香自來。”
宋濂能有這麽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現在是冬天了,這幾天的環境和書上的有點像,但是有時候又想退縮。看來只有努力吃飯才能成為高手啊!"
有同學看了五六先生的傳記,在最後壹段做了這樣的註解:“不愁窮,不愁富。”他從不屈尊去買五蒲式耳大米。這是多麽博大的胸懷啊。不追求名利,不隨波逐流,才能寫出那麽多閑適清新的田園詩。正如《飲酒》所說“心遠不自偏”。壹個人如果心中有市井風情的塵埃,當然不會有“悠然見南山”的慰藉。"
這些情感註解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還可以幫助他們培養壹根敏感的神經,這對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壹舉兩得啊!堅持這樣讀下去,相信學生會學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