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思想上為人民服務。基層鄉鎮工作條件艱苦,待遇低。作為組織委員,要帶頭吃苦,主動融入農村,心中裝著群眾,壹切為群眾著想,工作依靠群眾,壹切為了群眾,根據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來想問題、出主意、擬方案、辦事情。特別是在村領導和村班子成員的選拔上,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和民意,選拔黨性強、幹事強、發展強、服務強、自律強的黨員幹部。要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種訴求,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要緊盯作風建設,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做起,勇於認真亮劍,讓人民群眾的燃眉之急、急之所急有問必解,讓“四風”及其變種暴露出來、失去空間,讓黨員幹部堅定信念、增強能力、增強本領,落實群眾路線。
第三是精通業務。鄉鎮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壹根針”的事情太多了,工作線程多,壓力大,人員少。作為組委會成員,不僅要掌握幹部選拔任用的政策、條件和程序;還要熟悉發展黨員的原則、標準和程序;還要熟練掌握黨組織設置的原則、要求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掌握鎮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情況以及基層支部班子的運行情況,對鄉鎮管理管轄範圍內的幹部了如指掌,對其基本情況、工作實績和能力特長了如指掌,真正成為壹本“活字典”。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做組織工作,如何做好組織工作,如何在組織委員這個崗位上發揮自己的才能。組織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此,除了學習組織工作的專業知識外,還要認真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具備多種知識和能力,努力成為組織工作方面的專家。
第四是在工作中承擔責任。組織委員既肩負著鄉鎮組織工作的重任,又負責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任務繁重,工作辛苦。因此,工作作風要實事求是,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深入田間地頭,融入群眾,艱苦奮鬥,清正廉潔;要堅持實事求是,講求工作效率,努力培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從事鄉鎮組織工作,是組織的信任和重托,應該有無比的自豪感和政治責任感。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組織、奉獻與收益、名譽與榮譽、權利與責任的關系,發揚甘當天梯、無私奉獻的精神,盡職盡責。同時要積極進取,充分珍惜組織幹部崗位這個平臺,加強素質,增長才幹,特別是在處理困難和問題的時候。要主動面對他們,正視他們,不能看到問題就沈默,遇到困難就繞道走,對復雜的工作置身事外,做“太平幹部”。
第五,風格要過硬。組委會成員有選擇村級幹部的權力,壹直是大家關註的對象。他們要時刻有危機感、如履薄冰,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在思想感情生活上築起拒腐防變的“防火墻”,在考核幹部、發展黨員、支部建設等工作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壹個人、每壹件事。對工作熱情,敬業,奉獻,從不欺騙,欺騙,請好好銷售。在“糖衣炮彈”面前,要帶頭講黨性、講品行、作表率,珍惜自己的人格和政治聲譽,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風,在廉政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公道正派,廉潔勤政,塑造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