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雲南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

雲南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

以神奇美麗著稱的雲南,不僅山美、水美、人美;還有跳舞,

美得驚人。雲南有立體氣候:山頂是寒帶,山腰是溫帶,而山

這只腳是亞熱帶的,在方圓,雞和狗會互相交談,天氣忽冷忽熱。雲南的舞蹈也是如此。

立體,不,多層次,多口味,多風格。在河谷平壩,可以看到水。

具有波浪曲線的柔和舞蹈線條;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它壯麗而泥濘。

厚舞。在山裏?可見舞蹈是粗獷的山,凝重的山,高山。

藍天中山脈的宏偉、靈巧、重疊、連接和無盡的變化。

陰影...以常與舞蹈聯系在壹起的打擊鼓為例。妳可能見過象腳鼓。

木鼓、銅鼓、八角鼓、花鼓、竹鼓和“熱巴”跳的鼓,而妳呢

妳見過裝水的水桶嗎?妳見過國家創造的光的形狀嗎?

世紀故事敲響的太陽鼓?妳見過用象形文字記錄的東巴鼓嗎?

?.....作為壹種道具或伴奏樂器,它仍然如此奇怪,其舞蹈可想而知——超過十種。

八怪,雲南的舞蹈很奇怪。

中國有56個民族,而雲南占了這26個中的近壹半,其中各民族的舞蹈。

按照10,應該有260種,但調查、收集和整理花了15年。

民間舞集成雲南卷統計數量為1255,增加集數七八千。

在其他地方,人們試圖從壁畫、巖畫、石刻甚至方磚中復興古代。

舞蹈,妳不必在雲南下功夫,那裏的壁畫、巖畫、石刻,甚至是廣場磚上的舞蹈。

姿勢在世界上是活的。有壹種舞蹈可以跳壹整夜,甚至幾天幾夜。

並不復雜,主要由拿刀的領導決定,但幾十個、幾百個甚至更多

壹千多人的單賽道隊伍非常精彩刺激。有人說領導帶了壹只鳥的。

圖形,有人說它是這個民族大遷徙的路線圖——他們在跳躍歷史。跳躍

生產勞動、祭祀、慶典和葬禮、跳山、潛水、跳樹、跳花、跳孔雀、

跳過老虎...舞蹈,這門最古老卻又最年輕的藝術,包羅萬象。真的很成功。

壹個民族的舞蹈可以看透這個民族的壹切。

雲南的舞蹈是壹個巨大的礦藏,是壹個極具吸引力的寶藏。

吸人眼球。解放後,她吸引了壹代又壹代的舞者為她傾倒。

挖掘、開發、出汗和流血貢獻了她壹代又壹代的青春。有壹個年輕人,

為了找到她的蹤跡,我用我的雙腳走遍了這個國家的村莊和村落,把過去和

要走的路線,以及發現的舞蹈和藝術家的名字都被繪制成圖片。誰知道呢?

“文化大革命”竟然是犯罪證據,說是威虎山的“秘密聯絡圖”。這個年輕人被迫

到山頂寫好遺書後,他將跳下懸崖。他終於沒有跳下去...文革結束後,他也跟著去了。

繼續走,他退休後還在走,現在他是壹個快七十歲的老人了,還是四歲。

不要在這個季節離開家...雲南的舞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尋寶者。對雲充滿熱情和關註

華南資深舞蹈家戴先生曾多次下民族村。有壹個北京人,曾八九。

我十次來到紅土高原,成了半個雲南人。海峽對岸的姐妹來了,世界也來了。

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來了;有的是來認親的,有的是來尋根的。山裏真的很“富裕”

遠房親戚。

為什麽雲南舞蹈如此吸引人?魅力何在?講壹個故事,

它是雲南舞蹈化身的真實故事。她住在壹座高山上,通往她家的山路很陡。

人,即使是強大的馱畜,也必須在五步之外停下來,在十步之內停下來。人們經常紮馬尾辮。

巴山。但當我看到壹個光著黑腳、背大如木頭的女孩時。

壹排排柴火,沖過去,留下咯咯的笑聲,妳的眼睛亮了。晚上

事實上,在山峰之間僅20多米的“廣場”上舉行著例行的“舞會”。

當篝火照亮表演者時,妳的眼睛會再次亮起來——那是背著柴火的女孩。

那雙黑色的腳現在變得如此輕盈,就像閃爍的火焰和漂浮的雲彩...跳躍。

這種舞蹈叫做“佐羅”,但人們說這是壹種蜻蜓,壹種蜻蜓舞蹈!還是這個跳舞的女孩,

他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舞蹈教授。因為山太高無法攀登,他請她下去教舞蹈。

沒想到的是,這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學習了三個小時,卻壹個都沒學會。

有壹段時間,原因是她像蜻蜓壹樣突然停下來,飛起來,穿起來,太自由了,讓她習慣了。

老教授搞不清法律的規範而束手無策...還是這支舞,她竟然引用了。

不遠千裏而來的專業文藝團體招聘人員,待遇優厚,前途壹片光明。

程和壹身嶄新的衣服來到她那間簡陋的小屋。她的心似乎動了壹下。

就在這時,不知從哪裏傳來的歌聲,讓她像壹陣風帶著電跑了起來。

我出去唱歌,把招聘的事忘得壹幹二凈。

雲南的舞蹈培養了多少舞蹈家,包括傣族、白族和彜族。

布朗族、哈尼族、苗族、納西族、漢族...閃光姓名照片。

照亮妳的家鄉,讓妳驕傲。根據她創作的舞蹈和舞劇,它也是全國每場比賽。

獎品的獲得者。有壹種舞蹈讓壹個州聞名於世;有壹部舞劇變成了

壹座橋,橫跨海峽,轟動了祖國的寶島。1998在全省上演新創造。

有多達8個舞蹈和芭蕾舞晚會,所以難怪改革開放以來省級文化部門的領導人。

說:“舞蹈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雲南舞蹈也教出了壹大批弟子。

成為壹名藝術家,壹名老藝術家,但她仍然年輕,永遠年輕,就像上面的故事說的那樣。

那個女孩。

早在解放前,學生運動時就邀請桂山的《壹個Xi跳月》到西南聯大演出。

演出中,聞壹多先生說:“從這些藝術形象中,我們了解了這個民族。

無限豐富的生命力。“費孝通先生激動地說:“我們有了藝術復興。

種子。雲南舞蹈的魅力可能在於她永遠年輕。

納西族是生活在中國金沙江上遊的壹個少數民族。除四川和西藏外,它主要生活在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中甸、寧蒗、未夕、永勝和德欽等縣。1990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納西族共有278009人,其中雲南省有260388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有184894人,占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6.5%,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區。

納西族人的自稱因方言而異:麗江等地多來自納西族,而四川的寧蒗、鹽源等地自稱納日、納如或納亨。根據納西語分析,“那”的意思是“大”或“貴族”,而“xi”、“汝”和“恒”的意思是“人”或“族”。1954年,根據我國的意願,經國務院批準,將“納西”作為* * *的同義詞。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以金沙江為界大致分為兩種方言。方言之間無法互通,而納西語的標準語以納西語西部方言為基本方言,以麗江縣大研鎮的語音為標準音。在納西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曾經有東巴語和果巴語。東巴文是壹千多年前(唐代以前)納西族創造的壹種象形文字。它由象形文字、音標和附加符號組成,是當今世界上唯壹仍在民間流傳的象形文字。

納西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壹樣,並不均衡。新中國成立前,麗江縣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中甸縣的壹些地區仍然保留著領主經濟的殘余;當時的寧蒗基本上還處於封建領主經濟階段,保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族的殘余。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納西族人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燦爛文化,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納西族東巴文化在雲南各民族中獨樹壹幟,是納西族人民的驕傲。例如,東巴語對於研究比較文獻學和人類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東巴經》中,壹方面保存了許多古代文字,是納西族語言與其他親屬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的絕佳材料,另壹方面記載了大量納西古文獻。

隨著東巴文化的發展,納西族學習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先進文化,從而豐富了他們的文化藝術傳統和內容。自明代以來,以姜立土司為首的貴族貴族首先接受了中國文化,他們都會寫詩。比如穆公曾經寫過《雪山詩選》,穆曾曾經寫過《雲淡墨輕》等詩歌。

納西族壹般生活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居多為土木結構瓦房,格局為“三室壹墻”。在山區,大多數是用木板覆蓋的低矮木屋。在納西族的婚姻家庭中,大部分地區實行壹夫壹妻制。在過去,婚姻由父母決定,婚前社會交往是自由的。寧蒗瀘沽湖周邊的摩梭人至今還保留著母系家庭和對偶婚的殘余。隨著婚姻法的實施,壹些古老的婚姻習俗正在逐漸改變。

納西族擅長歌舞,在生產勞動和民族節日經常有群眾性歌舞活動。古代傳統歌舞曲調有《妳好麥達》(麗江)、《火措貴》(永寧)、《雅好麗》(白土地)和《哦熱》(麗江大東)。民間樂器主要有葫蘆笙、竹弦和直笛。植物界

雲南氣候類型和地理環境多樣,植物種類從寒帶和溫帶到亞熱帶和熱帶都有。據初步統計,中國約有2.6萬種高等植物,雲南有1.5萬種以上。低等植物不計其數,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許多植物種類為其所獨有,因此享有“綠色雲南”和“植物王國”的美譽。

雲南耕地面積280萬公頃,森林面積近654.38+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4.2%,木材總蓄積量988億立方米。是中國四大林區之壹。盛產橡膠、茶葉、甘蔗、咖啡、胡椒、藥材、香料、花卉、熱帶水果和特種樹木。全省中藥材達200多種,其中三七、冬蟲夏草、天麻、砂仁、黃連、雲南茯苓、木香等眾多藥材馳名中外。全省共有香料植物365種,居全國第壹。其中依蘭、香草和甘松都是制作高級香料的重要原料。

全省有觀賞植物2000多種,其中山茶、杜鵑、報春花、玉蘭、百合、蘭花、龍膽草、綠絨蒿等名揚中外。家喻戶曉的詩句“春城處處是花”真實地反映了省會昆明壹年四季鮮花盛開的美麗景色。此外,雲南盛產芒果、香蕉、菠蘿、鳳梨等熱帶水果,可以大飽眼福,飽覽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