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壹生中有兩對牙齒。壹對乳牙在出生後6個月左右開始生長,6歲時開始脫落。乳牙脫落後,會逐漸長出壹對可以終身使用的恒牙。從6歲到12歲,是乳牙和恒牙的交換期。乳牙20顆,上下頜牙10顆,恒牙32顆,上下頜牙16顆。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頜骨也相應變寬變長。除了20顆乳牙原位置的20顆恒牙外,上頜骨兩端從前到後還生長著3對大臼齒:第壹對在6歲左右生長,第二對在12歲左右生長,第三對壹般在18 ~ 25歲左右生長。第三對磨牙出現在年輕人20歲左右,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所以人們把這個時期長出的第三對磨牙稱為智齒。為什麽智齒出現時會感到疼痛?由於智齒生長最晚,下頜骨遠端與第二對磨牙之間的距離很小,沒有足夠的地方長出智齒,因此牙冠只能部分生長。如果牙槽骨較硬,智齒會向牙槽骨松動的方向生長,導致智齒向近端方向水平或傾斜生長,然後會有腫痛的感覺。如果牙冠表面被牙齦的壹部分覆蓋,在牙齒表面和牙齦之間形成壹個口袋,食物殘渣容易聚集在口袋中,但在刷牙和漱口時不容易洗出,這為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當人體抵抗力低時,智齒的牙齦經常會發炎。正常的智齒有利於咀嚼。如果位置不正確,則不容易糾正,並且經常誘發牙齦炎。最好盡早去除它們,這樣對健康更有益。
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