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書院的蘇東坡銅像
公元1097年(北宋紹聖四年),蘇東坡被貶為昌化軍(今儋州市中和鎮),偽稱瓊州。同年十壹月,軍事特使張忠邀請蘇東坡去拜訪當地的伊勢李子雲。當時客人想花錢在紫雲老屋溪上蓋房子,東坡欣然同意,並以熊傳中“問酒”的典故命名為“載酒堂”。東坡寺創建於1317年春(元祐四年)廣郎寺。1327年(泰四年),彭被南寧軍判遷到載酒堂後面,坡塑像移至舊址。此後歷代都在寺內立蘇東坡、李子雲、蘇果三尊塑像,以示瞻仰。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時改名東坡書院。此後,儋州士人在此設帳講學,成為海南乃至儋州的最高學府。清代,儋州雲卿和唐也曾在書院任教。據《瓊臺年譜》記載:“蘇頌文鐘公隱居,講學明道,在瓊州日趨文明興盛,實為民眾所發起。”1987-12,該書院由全國蘇軾研究會舉辦,紀念蘇軾貶謫890周年,並舉辦多場全國性紀念學術活動,有中、港、澳、臺、美、日、韓專家學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