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韻書和韻。他認為《廣韻》的韻和反韻是切韻制度的反映。實際上,他所用的韻、韻是《康熙字典》前部的平韻、切韻指南。
2)漢語方言,他利用自己在山西、陜西、甘肅、河南等地的田野調查資料,以及廣州、客家、福州等地的方言詞典;
3)外語借詞主要用於日譯吳音(5-6世紀)、日譯漢音(6-7世紀)、韓國語借詞(約公元600年)、越南語借詞(9-10世紀)。
基於這些材料,高本漢用聯想法確定了中古漢語的音韻範疇,即根據背切上的字確定音韻範疇,根據背切上的字確定音韻範疇。
高本漢從方法論的角度確立了聯想法的重要地位,使之成為文字學中提取音韻、分析音韻的經典方法。以此方法為基礎,建立了中古音系學(押韻音系學)的音系框架,高本漢以此為構建對象,將國內30多個方言點的讀音與幾個外國方言的音系值進行比較,全面構建了中古聲母韻母系統,其中采用了典型的歷史比較法。
可以看出,在本書中,高本漢采用了文獻學與歷史比較法相結合的方法。這種結合是方法論上的進步,兩種方法各有適用領域,各自揭示了古音的壹個方面。但從根本上說,高本漢的古音考據方法是以文字學為主,歷史比較法為輔。
然而,正是這種補充性的歷史比較法,給中國音韻學的研究帶來了壹種全新的氛圍,並把它引向壹個廣闊的領域。在該書中,方言和外來語在中古音系重建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根據廣州話二等菜韻的獨立性,確立了它在音韻學中的地位;根據越南語借詞中讀音的分離,語三和語四是分離的。
1.這壹層是建構中國古音,使之成為系統的現代方言研究的起點所必需的;
2.把漢語方言的發音做壹個完整的描述,過了這壹層就可以了;
3.用音韻學研究來說明現代方言是如何從古音演變而來的。
高本漢對中國音韻學的研究為完成這壹宏偉藍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經過、方桂麗、羅昌培、王力、董同和、、李榕等人的考證和補正,高研究中的壹些疏漏得到了改進和糾正,使漢語語音史研究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