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義是:包裝,包括。
2.引申義:總結。
3.拼音:tuàn n。
4.偏旁:坤。
5、按筆畫順序讀寫:對折和橫折。
6.說明:秦代《易經》中的專用術語“俳句”是指“眾人之言”,“總結”是指總結壹卦的話。
7.同音詞:烏,乊。
8.詞源的演變:“巽”最早見於商代青銅時代,後見於秦代楚簡和小篆。《荀》楷書的簡體字是由《說文》演變而來的。
9.組合詞:集義、西Xi、Xi傳、義義、Xi丁、Xi詞。
造句:
1.《篆》是《易傳》的壹部分,解釋了六十四卦。
2.《荀悅》是壹部荀傳。《荀傳》、《象傳》、《象傳》都是孔子註解的十翼。
3.下面的“二蟲”是什麽字?
4.古人將“巽”解釋為“斷”,意思是“判斷”(好壞)。
5.這是占蔔的判斷。“如果妳很尷尬,妳就會像壹頭大象,如果妳很固執,妳就會被改變。”
6.我說的是壹個占蔔的占蔔,我說的是變化,也就是我根據占蔔中的動人話語來指結局的好壞。
7.分為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是關於六十四卦名、字判斷的意義。
8.帛書《易經》說“猶豫則斷”,通俗的《易經》說“猶豫則成材”。“料”是“切”的意思,“猶豫”是判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