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有多部文集,其中9月1936+01日出版的《飲冰室集》較為完整。《飲酒室集》共148卷,字數超過100萬字。從1901到1902,他先後撰寫了《中國歷史敘事》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了壹場“歷史革命”。
擴展數據
梁啟超評價
梁啟超是公認的晚清傑出學者,是中國歷史上的百科全書式人物,也是退下政治舞臺後仍能在學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罕見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與革命者的辯論中發明了壹種介於古文和白話文之間的新文體,使學者和普通人樂於接受。同時,梁啟超是中國第壹個在文章中使用“中華民族”壹詞的人。他還從日本漢字中吸收了許多新詞,如“經濟”、“組織”和“幹部”,這些都始於梁啟超先生。
梁啟超廣泛參與學術研究,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其中以歷史研究成就最為顯著。梁啟超壹生努力工作,寫了很多書。在近36年政治活動占用大量時間的情況下,他平均每年寫作39萬字,各類作品達654.38+04萬余字。
黃遵憲:很驚險,而且值壹千塊錢。每個人的筆下都沒有什麽,但都在每個人的腦海裏。雖然石頭人應該被移動。從古至今,文字的力量大於此。
吳其昌:文風改革是梁啟超最大的功績。夾雜著俚語的新文體(報紙文體)使人民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郭在《中國思想史》中專設壹章對近30年來梁啟超的思想進行了分析,認為其“新民說”的主旨是建立壹種新的道德——公共道德。人們想要自由和自主;我們應該有進取心和冒險精神。中國幾千年來沒有進步的原因是所有的障礙都沒有消除,所以我們必須摧毀它們。而人民應該有自尊、合群的思維和毅力。”他還指出,梁啟超的思想“實際上代表了西方資本社會的思想,這是對幾千年宗法封建主義的壹次偉大洗滌。"
關於對梁啟超的總體評價,筆者認為:“梁在中國思想史上的貢獻不如他在學術史上的貢獻大,在思想史上的貢獻也不如康有為、譚嗣同,但他的思想多來自康、譚二家,所以他的思想並不深刻,前後矛盾,前後不壹,但由於文筆生動,宣傳有力,影響很大。”
毛澤東:梁啟超的壹生有點虎頭蛇尾。他最輝煌的時期是連續幾年經營《泰晤士報》和《青衣報》。當時,他和康有為主張變法維新。他的《改革概論》在《時代》上連載,論點犀利,條理清晰,感情奔放,蕩氣回腸。此外,他的文章還反對駢文、桐城派和八股文的弊端,清新易讀。他是當時最有吸引力的政治評論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