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中國最新的行政區劃有多少個省?

中國最新的行政區劃有多少個省?

兩湖兩河兩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

五河:江西、江蘇、浙江、黑龍江、新疆。

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和安徽:每個單詞代表壹個省。

四喜:每個字代表壹個省,指四川和西藏。

寧兒:寧夏和遼寧

青海、甘肅、陜西:每個字代表壹個省,指青海、甘肅、陜西。

內重:臺灣海峽北上天空:每個字代表壹個省,指內蒙古、重慶、臺灣省、海南、北京、上海和天津。

周總理曾將中國省、市、自治區的名稱編成壹首七言詩——“兩湖兩省兩江兩山五河滇黔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陜臺灣海峽北上青天”,不包括後來回歸的香港和澳門。

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和23個省。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東北-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

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東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

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自治區。

西北-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港澳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擴展數據

省是指中國的行政規劃。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和甘肅。

來源

山東:因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命名。

上海:因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因浙江(又稱錢塘江)而得名。

安徽:因安慶、徽州而得名。

福建:因福州、建州而得名。

江西:因江南西路而得名。

廣東:簡稱廣南東路而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路,宋改稱廣南路。

廣西:簡稱廣南西路而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路,宋改稱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命名。

河南:因位於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因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因北平而得名。

天津:因皇帝天津而得名。

河北:因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因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因漠南蒙古而得名。(最初分為內蒙古和外蒙古,外蒙古在民國後期成為蒙古)。

寧夏:因西夏安寧而得名。(西夏——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國)。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

陜西:因陜西平原西部而得名。

甘肅:因甘州、宿州而得名。

新疆:以故土命名。原為漢朝的西域,因清朝統壹其國土而得名。

四川:以伊犁紫葵四路命名。還有壹種說法是:三江與長江交匯而得名。

貴州:以妳的山命名。

雲南:因位於雲嶺以南而得名。

重慶:因“雙慶”而得名。

西藏:因清朝官方名稱而得名。

遼寧:因遼河流域永久安寧而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命名,在吉林之前取“烏拉”二字。(烏拉,吉林-滿族,意為沿河之城)。

黑龍江:因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命名。

臺灣省:以臺灣政府命名。(臺灣政府-現臺南)

省份: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甘肅、青海和臺灣省。

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1個地區(地、州、盟),比上年減少6個;660個城市,其中:4個直轄市;地級市285個(含新設立的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個;縣級市374個,比上年減少7個;1642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比上年減少7個;市轄區845個,比上年增加15個。

縮寫

北京(北京)天津(天津)河北(河北)山西(金)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遼寧省(遼)、吉林省(吉)和黑龍江省(黑)

上海(上海)江蘇(江蘇)浙江(浙江)安徽(安徽)福建(福建)江西(江西)山東(山東)

河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北省)、湖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和海南省(瓊)

四川(四川、四川)、貴州(貴州、貴州)、雲南(雲南、雲南)、重慶(重慶)和西藏自治區(西藏)

陜西省(陜西、秦)甘肅省(甘肅、甘肅)青海省(青)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臺灣省

參考資料:

省-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