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推動了職業興趣測試的發展?
韓藝君9999
超過99位用戶采用了TA的回答。
密切註意
成為第1個粉絲。
職業興趣測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興趣和能力傾向的測量最早與智力測驗密切相關。兩者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斯特朗指出,興趣測驗和能力傾向測驗在實踐中應該結合起來,以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桑代克在1912中探討了興趣與能力的關系。1915年,詹姆斯·邁納編制了壹份關於興趣的問卷,這標誌著對興趣測驗進行系統研究的開始。E.K.Strong在1927編了強職業興趣空白(SVIB),是最早的職業興趣測試。與此同時,G.F.Kuder也開始了他對職業興趣測驗的研究,並在1939發表了《Kuder偏好記錄》。然後,Holland從1953編制了聲樂偏好量表(VPI),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自我導向搜索(SDS)(1969),提出了“人格特質與工作環境相匹配”(65438)的理論。
從1965開始,各種職業興趣測驗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首先是庫德(1966)在他的職業興趣問卷(KOIS)中引入了斯特朗的壹些思想;其次,D. D.Campbell) (1968)將KOIS的同質性量表引入SVIB;三是經驗模型和理論模型的融合,即把霍蘭德的理論作為斯特朗等職業興趣量表的理論基礎。
Roe在1969中提出了職業興趣和職業選擇結構的八重模型。在該模型中,八種職業類型根據其相似性被分配在壹個圓圈中。後來有人綜合了霍蘭德和羅的理論。加提(1991)針對霍蘭德的正六邊形模型相鄰職業群之間距離相等的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三層次模型。Prediger(1993)在ho 11和+0的六邊形模型中增加了兩個維度——人和事物的維度、數據的維度和思想的維度,形成維度模型,使職業的類型和職業的性質有機結合起來。美國大學考試中心(ACT)進壹步推動了Prediger的研究。在兩個興趣維度的基礎上,他們在坐標圖上標註了職業群體的具體位置,從而獲得了工作世界地圖。地圖分為12個區域,地圖上標註了23個職業群。如果被試知道自己的興趣類型,就可以通過計算和查表來確定自己的專業興趣在圖譜中的位置,通過與不同職業群體的遠近位置進行對比,可以進壹步擴大專業興趣的搜索範圍。
總的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職業興趣測驗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教育、培訓、人事組織和管理中。在這個過程中,興趣測試本身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同時,隨著應用中的問題,近年來職業興趣測驗的發展也呈現出以下趨勢:1、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對職業興趣測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是在多年的職業指導實踐中逐步完善的。可以說,在霍蘭德的職業興趣類型理論提出之前,職業興趣個體差異的測量與職業和職業環境的研究是相對獨立的,霍蘭德的理論使它們緊密聯系在壹起。
荷蘭最大的貢獻是1982年編纂的《荷蘭職業規範詞典(DHOC)》。它為職業名稱詞典(DOT)中的每個職業賦予職業興趣代碼。這對於職業興趣量表直接應用於職業咨詢和咨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