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小學二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教案

1.小學二年級《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五個新單詞,背誦並默寫《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

2.體驗朋友之間的友情和離別的感覺。

3、結合文字筆記或查字典、詞典,理解詩的意思,理解詩的意境。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自主學習和想象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古詩,收集有關春天的詞、句或詩。

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講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李白的《致王倫》。妳還記得嗎?大家壹起背吧。很好,孩子們,再帶著感情讀壹遍最後兩句。是啊,王倫的《送別李白》真的比那個桃花潭還深。今天,就讓我們壹起走進黃鶴樓去揚州途中的《送別孟浩然》,感受李白送別友人的真情。

二、解決問題:

1.學習題目中的三個新單詞,壹起讀題目。

2.用自己的話說出題目的意思?

第三,第壹次讀古詩。

李白如何描述自己與孟浩然的分離?請自由朗讀這首詩,並註意正確的發音。

1.學習這首詩中的兩個新單詞。

2.點名讀古詩。指導朗讀

課件的模型閱讀。

把節奏好的課件放出來,自己按照節奏好的學習朗讀。

點名讀,老師讀,壹起讀。

第四,理解詩歌

自由閱讀第壹句和第二句,思考妳所讀到的內容。有什麽問題嗎?

1,老朋友:指老朋友。

2.西文?“西說再見,往東走。”課件展示了黃鶴樓和揚州的位置圖。

3.煙花?形容花開得茂盛,像飄著的煙。三月的煙花多美啊,讓我們壹起欣賞吧。課件展示了春天美麗的景色。漂亮嗎?

老師:李白和孟浩然兩位好朋友將在柳如煙這個美麗的三月裏做什麽?

我們剛剛學習了這兩首詩中壹些單詞的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兩首詩的意思?

在這個明媚的三月,在這個載歌載舞的三月,本該是和好朋友壹起欣賞美景,吟詩作畫的好時候,可是妳的老朋友卻要動身去千裏之外的揚州了。如果妳是李白,此時此刻妳是什麽心情?

介紹

4、雖然舍不得,但送妳千裏,最後還是要說再見。孟浩然的船已經走了。李白回去了嗎?妳從哪裏知道的?妳能告訴我這兩首詩的意思嗎?

詩中的哪個詞告訴我們船不見了?

孤帆是什麽意思?

這麽大的長江上真的只有孟浩然的船嗎?詩人為什麽說孤獨的帆?

5.小船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仍然久久地站在河邊,望著滾滾東流的長江水。他此刻在想什麽?

點名讀,引經據典讀,壹起講課。

第五,詩的感覺

帶著這種感覺,這種感覺讀了全詩。

按姓名、性別、全班朗讀。

第六,課外拓展

2.小學二年級《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教案。

教學目標:1。掌握生詞,讀詩,懂詩。

2.感受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述的場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對中國詩歌的熱愛,培養積極積累詩歌的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移情,想象,體驗情感。

在閱讀中感悟,在閱讀中創造感受,在閱讀中享受文章。

教學過程:

第壹,第壹次讀古詩

老師:同學們,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分離意味著可能壹輩子都很難見到對方。多情自古傷離別。在詩人王維眼裏,離別是“勸君多做壹杯酒,人無理由出西陽關”的傷感。在詩人王波的眼中,離別是“然而,中國擁有我們的友誼,天堂是我們的鄰居”的樂觀。那麽,在唐代詩人李白的眼裏,什麽是離別呢?

整體感知古詩詞的含義,談談自己的感受。

第二,讀詩。

(1)黃鶴樓在哪裏?

展示:黃鶴樓背景介紹。

老師:黃鶴樓是人間勝景,是文人墨客流連聚集的地方,是傳說中神仙乘鶴升天的地方。兩位優雅的詩人選擇在這裏告別,雖然是告別,但更有詩意。

(2)揚州是壹個怎樣的地方?

給我看看揚州的風景圖。

揚州:美麗的江南城市,是當時最繁華的大都市。尤其是春天,揚州歌舞升平,到處是柳絮,到處是鮮花。“騎鶴十萬下揚州”,“人間有月夜,流氓是揚州”。

(3)體驗孟浩然和李白各自的心境,讀詩。

第三,讀詩

1,讀《黃鶴樓》。

(1)李白為什麽要送孟浩然?妳從哪裏知道的?(理解“老朋友”)

(2)妳知道他們的友誼嗎?

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交的朋友。孟浩然祖籍湖北,卻經常在吳越、湖南等地漫遊。李白也喜歡漫遊。從27歲到35歲,他在湖北安陸生活了近十年。他聽說孟浩然是個大才子,就主動去拜訪他。雖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1歲,但兩人才因為有相同的愛好而成為知己。

(3)以對“故人”的真摯情誼,引導閱讀“故人——西文——黃鶴樓”。

2.讀《煙花三月下揚州》

(1)展示“煙花三月”

看著這四個字,妳會想到什麽樣的畫面?

②什麽樣的進行曲叫煙花進行曲?妳能說出什麽樣的進行曲?

回首往事,在這個美麗的柳如煙三月裏,李白和他的好朋友們會做些什麽呢?

④讀江南關於三月的美好詩篇。

(2)品味“下來”的微妙之處

把夏陽換成“去”和“去”有什麽區別?妳從壹個詞中學到了什麽?

3.讀“孤帆遠藍天,長空只流長江”。

(1)長江自古以來就是交通大動脈,江面上總是有帆船往來。這個時候,在李白眼裏,為什麽只看到壹條船?

(2)描寫告別畫面。(播放課件:告別)

(3)看到送別現場後,妳想對李白說什麽?

第四,體驗詩歌

寫作中最精致的語言是詩歌。詩要讀,盡可能讀它的味道。不同角色讀古詩(配樂:高山流水)

女學生溫柔告別。(女生壹起看。)

男同學深情地告別。(男生都看了。)

讓我們隆重送別。(壹起讀)

動詞 (verb的縮寫)擴展和延伸

同學們,古典詩詞中送別的感情是感人的,悲傷的,樂觀的,安慰的,歡快的...我們來讀壹些送別的句子,感受壹下古人豐富的感情。

顯示:

蠟燭有淚要告別,為別人哭到天亮。告別唐杜穆

真心勸朋友幹壹杯酒,西出陽關,難逢親人。《寄元二石安西》唐·

即使桃花潭很深,也沒有王倫送走我的愛那麽深。《致王倫》唐·李白

畢竟,世界只是壹個小小的地方。《送去蜀傳》唐·王波

壹個丈夫不會流淚,也不會離開房間。《離別》唐·陸桂夢

3.小學二年級《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行》教案。

教學要求:1。知道如何識別本課單詞,寫出要求的生詞。

2.讀自己的感受,帶著感情讀古詩。

3.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理解詩歌中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過程:

首先,導入:

1.妳知道哪些關於朋友送別的古詩?

2.為什麽喜歡?

3.今天,我們將學習另壹首關於朋友禮物的古詩。

4.解決問題:誰將派誰去哪裏?“之”:去的意思。

5.妳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誰嗎?

6.黃鶴樓在哪裏?師生間的交流,激起了學生們對黃鶴樓的向往。(展示黃鶴樓和廣陵地理圖)

第二,流利地讀詩

1,請隨意讀這首詩,特別註意生詞的發音。

2,認生詞卡片:何辭州孤帆畢每個單詞讀三遍。

3.和好同桌把這首詩再讀壹遍,讀得很流利。

4.單詞識別和單詞組合;結合詩中的詞,比較古今詞義的區別。

郝:這裏指名字中的壹個字;陵墓:古代用作地名;孤:聯系孤帆解釋;只:接觸只為了了解。

5.再讀壹遍這首古詩,註意它的停頓。

6.點名讀古詩詞,評頭論足;(發音,節奏等。);再按名字念壹遍。

第三,理解詩歌

1.告訴我哪些單詞妳不明白,並標記出來。

2.有不懂的地方怎麽辦?(生而自由)

3、老師幫助總結:老師給妳三種幫助方式:

(1)看文字插圖,苦思冥想;

(2)查閱學習古詩的參考書;

(3)向研究古詩詞的師傅或課堂上的老師求助。

4.學生開始自主學習,老師也跟著妳學習。

5.說出妳的收獲,看看誰知道的最多。老師寫在黑板上的關鍵詞。

煙花:柳如煙到處都是鮮花。三月:春天的三月。順流而下。藍天:藍天。做:消失。只看:只看。天空:地平線。

6.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每行的意思。

7.老師和學生交流學習經驗。

老朋友孟浩然告別黃鶴樓。三月的柳如煙,春暖花開,他乘船順流而下,想和老朋友們去繁華的揚州城。我站在黃鶴樓上看著,直到孤獨的帆影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才看到滾滾長江流向天邊。

8.老師說的和學生說的有什麽區別?

9.盛用自己的話說出了這首詩的意思。

第四,體會意境,帶著感情大聲朗讀和背誦。

1,想想作者李白此時的心情。

2.用妳自己的感覺讀這首詩。

3.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用行動朗誦這首詩。

名字背,評論,名字再背,壹起背。

動詞 (verb的縮寫)擴大升值

1,老師贈送別詩。

長江岸邊的母親告別了,

荊州就像是壹個遙遠的世界。

決心學習並回家,

只有壹寸草能容納春光。

2.閱讀並思考它。這首詩是關於什麽的?

3.妳喜歡嗎?為什麽?

4.妳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揭秘是老師自己寫的。

5、老師總結:生活中美好的風景和難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詩歌來表達。

六、作業:

1,考本班同學的單詞,讀單詞組。

2.妳今天想做什麽作業?

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