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懸頭過國」是壹個怎樣的典故?

「懸頭過國」是壹個怎樣的典故?

“懸頭過國”有兩個典故,分別出自《伍子胥列傳》和《梅嶺三記》。具體內容如下:

1,歷史,伍子胥列傳

吳王闔閭死後,伍子胥忠於吳國的事業,幫助夫差登上皇位,幫助夫差打敗了越國。面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他壹次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國的報復。在伍子胥看來,他的忠心日月可見,之所以頤指氣使,說些不太好聽的話,也是為了國家。

但夫差聽信讒言,懷疑伍子胥謀反。公元前484年秋,他給了伍子胥壹把劍自殺。朝臣永遠是國王手中的棋子,讒言永遠是宮中最受歡迎的情節。伍子胥臨死的時候對身邊的人說:“看我的眼睛掛在東吳的東門,看侵略者能不能入關滅吳!”被冤枉的委屈和對國運的擔憂,讓他死於瞑目。

但他的最後壹句話刺痛了福查,福查在盛怒之下,命令他把屍體裹在河裏。他的詛咒就像壹種審判,壹種懲罰。九年後,越王勾踐的大軍攻打了吳國的城門。

2.梅嶺三章

1934 10,紅軍開始長征。陳毅將軍此時身負重傷,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1935年春,陳毅率部在敵人重重包圍下從中央蘇區突圍,轉戰贛南地區堅持遊擊戰爭。“創業難,戰鬥多”的堅持就是近三年,這也是他們在革命鬥爭中經歷的最艱難困苦的時期。

1936年冬,陳毅在眉山被敵人包圍,帶傷在草叢中躺了20多天,生命安全。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陳毅寫出了他的宏偉巨著——《梅嶺三章》。“南國烽煙十年,這腦袋壹定要掛給國家。死後,妳辛苦了,捷報如紙錢飛來。”

這裏,陳毅引用了伍子胥“懸頭於國”的典故。山河破碎,國家艱難。即使犧牲自己,也要把頭垂到國外,見證國民黨反動派的最後滅亡。

擴展數據:

《梅嶺三章》全詩及其翻譯:

梅嶺三章?陳怡

1936年冬,梅山被困。受傷20多天了,不得不擔心。我得到了三首詩,把它們放在我衣服的底部。旋轉解

(1)妳對今天的斬首有何感想?創業有很多困難。這就去全泰招募齊貝吉,以10萬為標準斬首閻羅。

(2)南方烽煙十年,此頭必掛國外。死後,妳努力工作,喜訊如紙錢般飛來。

(3)參加革命是大功,流血犧牲應該有事業。以義為仁是今日之事,天下皆種免費之花。

翻譯:

1936年冬,眉山遊擊根據地被敵人圍困。當時我又傷又病,躲在灌木叢裏20多天。我想這次可能無法突破了,就寫了三首詩藏在衣服下面。但是很快,我們就幸運地從敵人的包圍圈裏逃出來了。

(1)今天即將戰敗而死,該寫些什麽?歷經千辛萬苦才創造出這個革命事業是多麽的不容易啊!這次我要去冥界召集已經死去的戰友。帶領十萬英雄打敗國民黨反動派!

(2)南方打了十年仗。我死後,我的頭會掛在城門上。那些還活著的同誌們,要更加努力,壹定要帶著勝利的消息來祭奠我。

3.革命者四海為家,血雨腥風應該沒有盡頭。今天,如果他們為了正義的事業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反動派壹定會失敗,自由和幸福的美好理想壹定會實現。

百度百科-梅嶺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