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絕大多數是合體字,即壹個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單位組成。這些基本單位被稱為“部首”。
偏旁是組合字的構詞成分。在古代,左右結構的合字左邊叫“部首”,右邊叫“部首”。現在合起來的字的各個部分統稱為“部首”。比如“於”這個字,就由兩個偏旁部首“顏”和“吳”組成。“盆”字由“分”和“盤底”兩個部首組成;“文”字由兩個部首組成:門框和嘴。
壹般來說,偏旁是表意的偏旁。偏旁也是偏旁,但偏旁不壹定是偏旁。部首和部首是整體和部分。部首中,部首的數量很少,但常用的部首只有100多個。
古代辭書對漢字的分類采用“依形聯想”的方法,把有同形異義字的字歸為壹部分,以同形異義字為標題,放在這壹部分的最上面,所以稱之為“部首”,如“馬”、“梅”、“苗”、“古”。
漢字的偏旁部首遠遠多於偏旁部首。漢字只有200個左右的偏旁部首,大部分可以做偏旁部首。此外,還有近600個偏旁部首,但其中壹些不常用。傳統上,它們被稱為漢字的部件,而不是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