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於孩子來說,首先是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好玩有趣,用英語交流有用。只有不斷被學習中的樂趣和成功所吸引,他們才能堅持學習,學好,想學得更好。怎樣才能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可以概括為:1。形象思維優先發展,抽象思維在發展。他們模仿性強,記憶力好,對具體的、豐富多彩的、有節奏的形式和方法感興趣。2.好奇心強,積極好問,容易被新的內容,新的方式方法吸引,喜歡做動作。如果我們引導他們用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來表達學習內容,他們會更感興趣。3.表現欲強,喜歡被表揚,喜歡成功,爭強好勝,而且他們在班裏特別積極參與個人或團體之間的競賽。他們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但有時會不假思索地說“我會”“我能”,但被點名時卻答不上來。這些現象並不是說他們不誠實,不開明,而是孩子特點的壹種表現。4.學習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容易情緒化。對於喜歡的老師,喜歡學的內容,他們會眼前壹亮,他們會手舞足蹈,全身心地投入;否則妳會很沒面子,坐不住,學不會,甚至鬧。
二、配合教學培養孩子的學習?對英語的興趣
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請註意以下內容。1.支持和幫助孩子準備教具,制作學習教具,如動物玩具、車船模型、圖片等,都是非常有用的教具。再比如這個/那個,孩子在學習“地點”、“方位”等相關詞匯的時候,家長幫他們做兩套學習工具,比如“這個”、“那個”、“這裏”、“這裏/那裏”,會更有效。如果把同樣教具的兩輛車放在不同的距離,可以更形象地展示出來。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孩子們在準備這些教具和學習工具的過程中,都在積極有效地學習和復習。2.鼓勵孩子和他們壹起做動作,如問候,回答禮貌用語,玩家庭遊戲,畫畫,塗色,切割和拼寫等。這些活動不僅是有效的學習,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切交流。鼓勵孩子聯系實際生活學習。如果在家居用品上貼上英文標簽,全家壹起學;去公園和商店時,復習相關單詞和句子;鼓勵孩子主動與外賓交談。3.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制作。在他們的“學習角”展示孩子們上課得到的小紅花和彩旗;展示他們的證書和獎品,適當邀請親朋好友去看望,會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也可以承諾在孩子積累到壹定數量的“小獎”後,給孩子壹個玩具等“大獎”,鼓勵孩子繼續努力。4.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讓孩子快樂學習。父母千萬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每個孩子的基礎、身體、愛好,尤其是語言能力都不壹樣,甚至差別很大。只是去比較,只會影響他的學習興趣。有的家長置之不理,經常會生氣地問“今天學了什麽”“學了嗎”。這些問題會立刻抑制孩子的濃厚興趣。另壹方面,如果父母喜歡聽孩子唱歌,並開心地誇獎孩子,會進壹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大部分孩子在課堂上“口若懸河”,所以跟父母說“是”,但在家裏往往是“不是”。這是因為課堂有特定的語言環境,他們剛剛學過,練過。離開老師和教室當然會不壹樣。家長要理解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多聽錄音,不要批評他們,更不要責備他們。向孩子學習,拜他們為師,也會大大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認真程度。和父母壹起學,教奶奶學英語,會讓孩子開心。以上方法都是為了幫助家長在課後為孩子創造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孩子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可以說,孩子要想學好,首先就是要讓孩子“熱愛學習”,“享受學習”,這也是現代教育反復強調的。
第三,幫助孩子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活》壹書中指出,未來社會,不識字的人將不是文盲,而是不知道如何學習,不會自己更新知識的人。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有誌向的家長要引導孩子科學學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請註意以下幾點。1.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磁帶。2.培養孩子上課註意聽課,要求孩子註意老師的嘴型、動作、姿勢。調查顯示,如果家長經常問“妳今天學什麽新課”“老師在問什麽問題”“妳能教我說話嗎”之類的問題,這種具體而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促使孩子在課堂上註意聽課,培養註意力。另外,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和進行交流的,所以常常伴隨著語氣、動作和姿勢,不僅用來表示人、主客體和方位,還用來表達情感。研究表明,人們在交流時,肢體語言占55%,語音語言占45%,這也是為什麽聽報告錄音的效果遠不如現場聽說話人本人的效果。這也說明了學習英語時註意老師的嘴型、動作和姿勢是非常重要的。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認真耐心地聽。先仔細聽錄音或老師的話,然後跟著讀。不要急著說話。防止妳剛開始聽就急著說,這樣會出現聽完只能說,或者沒有老師的朗讀說不出來的問題。還可能導致因為聽不準而說不出來的問題,不利於聽力的提高和獨立說話能力的培養。(2)大聲說話,不要害羞。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大聲朗讀,大聲說話,大聲回答問題,有利於表達清楚,有利於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有利於培養孩子大膽開朗自信的良好性格。(3)舉手多練。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回答問題、做“情境表演”,這樣會增加課堂上練習的機會,得到老師和同學及時、更多的指導和幫助。(4)大膽出招。如上所述,人的語音語言和肢體語言是相輔相成的。做動作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和表達語言,也有助於記憶。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去“發現”畫面中新的人和事,大膽創造動作和對話,讓孩子“邊做邊學”、“邊發現邊學”、“邊笑邊學”。這樣的學習非常有利於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完善孩子的人格。(5)註意時效性。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去做,養成“為時間奉獻,為自己節約”的好習慣。即專心學習,不吃東西,不玩玩具;壹邊玩壹邊開心,家長也可以盡量找時間陪他們玩,以示鼓勵。(6)不要反復抄作業。如前所述,聽力和口語對孩子學習英語很重要,閱讀和寫作,尤其是寫作,也逐漸被要求。所以請家長不要抄老師要求之外的作業。(7)聯系實際。除了貼標簽,去社區、公園、遊樂場、商店等。學習和復習單詞、詞組、句子、對話等。關於生活場景,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在節日、生日給親朋好友發賀卡、邀請函,也可以和孩子壹起設計制作。這樣既加強了與孩子的感情,又培養和發展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要求。最重要的是“訓練”。因為習慣是壹種動態的刻板印象,只有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對此,我們要有耐心,反復持之以恒,同時也需要不斷的鼓勵,這也叫“強化”。正確的行為得到及時的鼓勵和強化,可以讓孩子想“再做壹次”、“下次再做”,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另外,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壹起“計時”,經過仔細計算,可以知道10分鐘可以記住兩句話或者七八個單詞。如果每天都值得把握,有助於孩子詳細理解“10分鐘的價值”,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第四,培養積極的內部因素,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培養孩子學好英語,要讓孩子具備“會學”的內外條件,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格素質。有些家長願意花錢送孩子去業余學校,也可以照顧孩子。他們確實非常註重孩子智力因素的發展,但往往忽略了另壹個重要方面,即培養和保護孩子學習和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即自信心和毅力、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適度期望,正確對待分數和成績。家長要關心和了解孩子的情況,做出正確的估計和要求,不要要求太多。要知道過高的指標和期望,不是孩子努力就能達到的。他們只能導致孩子壹次又壹次的失敗,每壹次都有更大的精神壓力和自卑感。用不了多久,它們就會“壞掉”。合理的期望和目標可以讓孩子在壹次次的成功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產生進壹步學習的動力。北京壹所業余英語小學有個學生。他在普通小學的語文和算術成績都不好,上了英語課後成績也不好。在壹次考試中,他只得了9分。父母不想讓他繼續讀書。老師做孩子和家長的工作,說可以重考。經過努力,他取得了61的成績。他特別高興。他第壹次覺得自己不是“傻子”,父母給了他壹個機會,讓他再嘗試壹個學期。就這樣,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幫助下,這個學生不僅在英語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語文和算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通過這個學生的進步,壹方面說明了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另壹方面也說明了老師總是對他有所期待,給予他具體的幫助。父母不僅不對他期望過高,還鼓勵他繼續努力,這給了他信心和自尊,從而產生了“我要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家長壹定要正確對待“分數”和“分級”,做到“重過程,輕結果”。也就是說,更重要的是孩子樂於上學,樂於開始學英語,能夠和孩子壹起說,壹起做,做出壹些努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既是努力也是進步的“過程”本身就是效果和成就,所以要鼓勵家長不要壹直問考了多少分,什麽時候考。其實正確的少兒英語教學主要是讓孩子“秀”而不是“考”,是樂趣而不是壓力。至於“等級考試”,也是如此。它考察學生對語言的整體掌握,尤其是他們的聽說能力,並考察他們知道多少。他們得到了幾個盾牌。每個參加考試的孩子都可以獲得壹個證書,證書上記錄著考生掌握了多少,從而獲得幾個盾牌。這是業余學習,不要給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2.通過“縱向比較”看孩子的進步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樹立壹個“參照物”(榜樣),經常誇獎孩子如何優秀,得100分加20分,以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努力。我不知道,這樣的結果只能讓他們的孩子很反感。父母最好經常使用“縱向比較”的方法,即將孩子的“今天”與他的“以前”進行比較,仔細發現他的進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尋找閃光點”。比如從來不主動上學要主動;上課不舉手不張嘴,壹開口就說壹句話;回家主動聽磁帶。
動詞 (verb的縮寫)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多提問。當有他們不懂不會的問題時,就和他們壹起查字典,瀏覽資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父母的威信,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給家庭增添不少樂趣。
2.父母應該樹立壹個好榜樣。兒童期的孩子壹般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父母對學習的態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父母喜歡讀書看報,尤其是學習新的東西,跟上時代的新思想新行為,是對孩子最有效最深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