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中國最早的鋼筆字帖叫什麽名字?誰寫的哪壹年?

中國最早的鋼筆字帖叫什麽名字?誰寫的哪壹年?

龐中華是近代中國鋼筆字帖的創始人。

龐中華,重慶人,硬筆書法教育家,中國當代硬筆書法的主要開拓者。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當選為第八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1980以來,出版各類字帖和專著100余種,其中代表作品有:《談學用筆》《龐中華鋼筆字帖》《龐中華現代硬筆字帖》《龐中華書法集》《龐中華詩詞抄》《龐中華散文集》《龐中華電視講座》《龐中華》。包括硬筆書法普及班教材、硬筆書法高級班教材、中老年硬筆書法教材,以及寫字教材、寫字臨摹書、書法藝術、龐中華快樂手跡等。其中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總印數已超過1億冊。他還多次應邀在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講授硬筆書法和龐中華硬筆書法藝術,觀眾達數千萬人次。由他創辦的龐中華硬筆書法中心及學院,迄今已培養學生1.2萬余人,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壹人”。“如果我沒有成為書法家,即使我是壹個餡餅師,我也會做出壹個與眾不同的餡餅。這是這本書教給我的。也就是說,妳必須有自己的東西。”

“讀書如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古代,人們啟蒙的第壹本書往往是聖紫晶。在現代,許多人的閱讀生涯可能是從繪本開始的,龐中華就是其中之壹。繪本對他的閱讀興趣有很大影響。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如果有人擁有壹本繪本,那是孩子們非常羨慕的事情,但有多少人能擁有它呢?幾毛錢可能是壹家人幾天的飯錢。

如果妳買不起,妳就得租。壹分錢不是壹筆小數目。雖然叔叔有零錢時會給他壹分錢,但這遠遠不能滿足龐中華的求知欲。

龐中華開始動腦筋,眼睛盯在叔叔的皮鞋上。叔叔的皮鞋每次打開都會讓他拿到鞋匠那裏修,修壹次大概要三毛錢。幾次拜訪後,他發現修鞋並不難。過了壹會兒,他看到了。叔叔讓他再補壹次鞋,他就把鞋拿到壹邊修好帶回來。雖然他的手藝不如鞋匠,但他看不到任何瑕疵。鞋匠要了三分錢,但他認為他的修鞋不如別人的好,所以他收了叔叔兩毛錢。這樣他就可以安心借書了。

龐中華最喜歡的是老張經營的書攤。事實上,老張的年齡並不大,也就是三十多歲,但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已經算是成年人了。每次看都是壹下午。壹分錢可以讀壹本書,壹毛錢可以讀十本書。攤主老張經常“原諒”最後壹個。這對於老張來說是壹種營銷手段,但對於壹個孩子來說,這感覺占了很大的便宜。我覺得老張真的很好,所以我經常去找他看書。直到現在,他都忘不了老張的形象。可以說,老張開啟了龐中華的童年智慧。

十九歲時的頓悟

幸福取決於不幸,而不幸取決於幸福。壹個小小的決定往往會帶來壹系列的改變,從而改變壹個人的壹生。19歲時,即將畢業的龐中華讀了《古文觀止》。其中有壹篇蘇轍的文章《韓太尉書》,寫的是蘇轍19歲出川時的感受。太史公周遊列國,勘察名山。這篇文章很有激情。“我害怕埋葬自己……”這就是蘇轍在文章中的意思。在讀這篇文章之前,龐中華原本想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但是,看了之後就不壹樣了。他滿懷熱情,甚至豪情萬丈。當時,李白和歐陽修等名著中提到的名山大川都浮現在腦海中。小說《飛虎》中的棗莊和《宋武打虎》中的景陽岡突然想去看壹看。龐中華心想:“他65,438+09歲去了京都開封,我龐中華今年也是65,438+09歲,我要做當代蘇轍。我也想去北京看看祖國各地的山山水水!”後來,學校真的把他分配到了北京。

被分配到北京後不久,不滿20歲的龐中華就因為喜歡讀鄧拓的《燕山夜話》而莫名其妙地被貼上了“三村特工”的標簽,並被派往大別山。這是15年龐中華的青春,所以他在大別山度過。

面對這樣的生活,他沒有感到悲傷或哭泣。令人驚訝的是,他認為這很棒。當時在大山之外,文革期間,提倡“讀書無用,知識有害”。讀書是不允許的,稍有不慎就會惹禍上身,但在山裏,是安全的。

龐中華相信,總有壹天,在中華大地上,知識會得到尊重,讀書會成為壹件高尚的事情。現在不如趁年輕先飛,好好學習,等待那個美好時代的到來。有了這樣的信念,生活就會有希望和動力。雖然龐中華因為與世隔絕的生活幾乎喪失了語言能力,但他的生活並不枯燥。每天晚上,我喜歡閱讀、抄筆記、彈鋼琴和學書法。當我累了,我會在山上跑步,思考《毛澤東文選》中“德和誌都附在身上,沒有身體就沒有德和誌”;喊著古希臘人的名言:“妳想聰明,妳就跑;妳想勇敢,妳就跑;妳想變強,妳就跑!”

前天看報紙,在壹條關於訴訟的新聞裏看到了壹個久違的名字:龐中華。

作為壹個和我壹樣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人,恐怕很少有人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上世紀80年代,大叔的艱辛歷程才剛剛開始,遠沒有達到大獲成功的地步。易中天老師還在珞珈山上搞他的文藝美學。那時,金庸、瓊瑤、汪國真、克裏斯蒂安·朗普裏斯等聞名全國的人物經常被提起。當時名氣不在這些人之下的龐中華,在80後並不為很多人所知。

當時《愛的種子》裏的少男少女像* * * *壹樣時髦,就是把席慕蓉和汪國真的詩抄成龐中華的風格送給異性。

在電腦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寫壹手好字絕對是壹種萌芽的資本。龐中華橫空出世,他成功的原因不是糾結於所謂書法藝術的魅力,而是抓住了讀書認字之人的普遍訴求:字跡是自己的臉面,不應該太丟人。在龐中華那裏到處都是硬筆書法培訓班,姿勢和今天培訓外語的新東方差不多。新東方的成功是攻壹點,不如守壹點。只是告訴妳如何應付各種英語考試。至於作為語言的最終作用:與人交流的能力,妳不必想太多。龐中華的硬筆書法訓練也是這樣的。妳可以忽略書法的個性和表現力。妳訓練的是寫得工整、清秀、舒服,這樣妳才能在職場和戀愛中應付過去。

龐氏硬筆書法培訓最大的特點就是快,拋去所有書法藝術的神秘東西,讓妳壹個壹個地臨摹他的字,最後穩紮穩打地寫出來,沒有任何個性卻不難看。據說在科舉時代,流行進士寫又大又黑又溫柔的字,讓皇帝和其他閱卷大臣感到舒服。龐中華的書法基本上可以算是當時流行的“櫃體風格”。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說,有學者的地方就壹定有崗位。估計我高中大學同學有壹半練過龐中華的字帖。大學的時候有壹個哥哥寫了壹篇很好的文章,給我心儀已久的女孩寫了壹封發自內心的信,但是因為字寫得歪歪扭扭,眼光很高的女孩沒有看中他。這哥們知恥而後勇,買了龐中華的字帖苦練壹年,終於讓自己的字脫胎換骨。我大學畢業,進了壹家大廠。工廠辦公室主任看到我用鋼筆寫的簡歷後說:“這個年輕人寫得壹手好字,辦公室需要。”我把它留在工廠車間了。

當電腦輸入漢字開始流行時,我很惱火,堅決抵制電腦,固執地在方形紙上寫字,並自豪地用筆寫字。但就像勇敢的蒙古武士在發明槍支後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壹樣,不知哪壹天我終於放棄了對手的堅持,成為了壹名網蟲。

龐中華壹定恨那些比我當時更能解決計算機漢字輸入問題的專家。想想那壹年,老龐的字帖超級暢銷,全國各地的每個培訓班都座無虛席。我記得大約是91年。聽壹個師兄說龐中華有兩輛車,下巴都快掉下來了。教人寫字怎麽賺這麽多錢?

如今,到處都有計算機培訓班。男孩和女孩通過QQ和電子郵件傳遞愛意。壹個人只需要練習他的簽名。誰還記得龐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