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皇帝死後,如果繼位皇帝年輕,小皇帝的母親可以輔佐他。但按照朝廷的規矩,朝中官員是不允許直接觀看和接觸皇太後的,所以輔政皇太後通常坐在皇帝行政大廳壹側的房間裏,在房間和大廳之間掛壹個簾子,聽官員和皇帝談論政務。因此,這種由母親幫助皇帝輔佐政府的制度被形象地稱為“幕後聽政”。
最早“垂簾聽政”的是戰國時期的昭憲皇太後。趙皇後聽從了摸龍的諷刺勸告,派小兒子常到齊國做人質,尋求齊軍的幫助,解決了越國之危。
在唐朝,著名的武則天在稱帝之前壹直在聽政治。
宋朝有兩個幕後聽政的人。壹個是北宋皇太後。她是宋英宗的女王。英宗死後,宗申即位僅壹年就去世,年僅10歲的哲宗即位。高太後受英國之托,以以太皇後(皇帝的祖母)的身份聽政。另壹個是南宋的謝皇後。鹹春十年(1274),恭宗即位,被尊為太後,她聽政。
北宋時期,遼國蕭太後在其兒子聖宗登基時也是皇太後,期間與宋真宗締結了著名的“元朝聯盟”。
“掛簾”的簡稱。皇後和皇太後聽政,處理國事,所以叫他們,是因為他們在寶座前設了壹個簾子。回歸政治被稱為“鑄幕”。歷史上“垂簾聽政”多是因為年輕的繼承人。舊唐書?高宗基:“上官儀死後,每次看朝廷,皇後都掛在皇位後面,壹切政事都預聽,內外並稱二聖。”宋史?李誌20:“幹興元年,真宗即位,侍郎要求隨太後聽政。院議:自四月起,在東門小廳掛簾,兩府同堂而居,請至小廳。”而“徽宗即位,慈禧太後有權從政。三省和樞密院聚在壹起討論...曾布說,‘妳怎麽能放下窗簾聽政治呢?’?請講壹個像嘉佑壹樣的故事。“還有後妃傳下來的?哲宗昭慈獻高皇後:“皇上壹聽事急,即傳召禪,太後聽政...朱勝非等人引誘他復辟,命王作草獻。王太後喜滋滋地說:‘對不起。所以皇帝帶著手書的條子回宮,就是想投簾。皇帝命太後出內廷,卻命人將簾子投下。那壹天,我被尊為皇太後。”“元史?皇後傳?定宗秦書皇後:“定宗崩,後喪子,聽六月政客。”《清史稿》?皇後傳?孝親賢妃娘娘》:“鹹豐十壹年,十壹月初壹,將兩位皇後送至養心殿,聽政。"
1861年(鹹豐十壹年),鹹豐帝駕崩,慈禧太後6歲的獨子載淳繼位。鹹豐死前任命了包括載垣在內的八名大臣為侍郎。鑒於康熙初年侍郎鰲拜獨斷專行的先例,鹹豐帝采用了牽制侍郎的策略,即把自己的“同宗”和“禦賞”印章分別送給載淳和牛至祿太後,並把翰墨換成兩枚印章。輔政大臣起草的聖旨,必須加蓋這兩方的印章才有效。
當時,載淳年幼,“同道堂”的印章落入生母慈禧太後手中,這就為以貪圖政權著稱的慈禧提供了來朝預政的機會。她拉攏慈安太後,聯合恭親王壹心,在鹹豐帝死後不久發動宮廷政變,斬首侍郎,革除邊疆,徹底消滅了她的政治對手集團。
載淳舉行了象征性的登極儀式,兩宮皇太後隨即以皇帝的名義頒布上諭,命大臣們將前幾代來朝朝政的皇後事跡匯編成冊,美其名曰“治和寶鏡”,作為聽政的歷史依據。鹹豐十壹年十壹月初壹,他們帶著載淳到養心殿東暖閣,正式聽政府。他們在皇帝寶座後面設置了兩個皇後寶座,中間隔著八個黃色屏風。為了使這壹舉動更加合法,恭親王等人還制定了幕幕憲章。到了1873年(同治十二年),載淳成年,皇太後被迫退位。
然而,同治皇帝在位不到兩年,就病死了。由於沒有繼承人,慈禧又壹次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設計,推舉同治皇帝的小姨夫、叔弟載湉繼位,使兩宮的慈禧太後終於再次繼位。
到1881(光緒七年),慈安太後突然去世,留下慈禧壹個人聽政。光緒皇帝成年後上臺,支持戊戌變法,嘗試了壹場以康有為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維新運動。目標是改變清朝的祖宗法,所以被慈禧等頑固派所痛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人於1898年發動政變,企圖廢黜光緒皇帝赴天津閱兵。光緒皇帝得知後,曾經拉攏新軍首領袁世凱營救光緒皇帝,卻被袁世凱出賣。光緒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慈禧太後隨即殺了策劃變法的譚嗣同、徐琳、楊銳、楊深秀、劉光弟、康任光,並要康有為、梁啟超革除變法官員。1898年的改革運動徹底失敗了。光緒皇帝皇權解除後,慈禧再次在朝鮮生活了10年,被稱為“慈恩勛正”,直至去世。慈禧通過聽政的方式操縱同治和光緒皇帝,掌握了清朝48年的政治。
參考資料:
/view/59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