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為什麽要讀論語?

為什麽要讀論語?

也就是我們讀《論語》的時候,要從當下的自省和反應去思考它的思想。筆者認為《論語》處理的是千篇壹律、亙古不變的核心價值觀,值得現代人重新發現。為了理解《論語》的文字,作者從《論語》中的君子理想出發,進壹步探討了孔子的倫理思想和儒家的政治社會思想。以下是我根據之前對《論語》的理解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公元前5世紀,孔子的弟子記錄了孔子的語錄,後來的學者代代相傳,不斷研究《論語》,都有所收獲。我們今天還是要讀《論語》。因為《論語》是經過千百年檢驗和評價的書。雖然《論語》在過去被視為聖人經典,成為科舉考試中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要讀《論語》的理由。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東亞人文思想”這門課程已經60多年了。每次我讓學生讀《論語》,學生的反應都是壹樣的。無論學生是自然科學專業的學生還是人文學科的學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我和我的學生如何閱讀前幾章的經歷來談談我們為什麽要讀《論語》。我特別註意壹個人讀《論語》時的所有反思和反應。我覺得不應該認為《論語》和任何社會階層、任何教育水平都不壹樣。因為《論語》講的是人類永恒的核心價值觀,而不是深不可測的哲學概念,適合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我不想教學生如何理解《論語》的文字,而是註重學生對《論語》文字的重新發現和體驗。經典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親身體驗經典。2008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典禮上,壹名學生代表發表演講。他引用了《論語》中的幾章來說明自己大學四年的學習經歷。這個例子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為什麽要讀《論語》。學生提到《論語》的話:“何不與時俱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知不滿足不是君子嗎?”這段話可以清楚地說明《論語》的特點和歷史背景。首先,《論語》中的這些話,講的是所有知識分子應有的學習態度。後面的話特指君子應該具備的美德。這裏的君子指的是當時的領導階層,也就是貴族,但孔子強調君子必須經過學習的過程,才能成為領袖,成為值得敬佩的人。換句話說,如果壹個紳士想要得到尊重,這與他作為貴族的社會地位無關。孔子重新定義了君子的概念,即君子不是指貴族中的壹員,而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即使壹個紳士在政治上不是壹個非常成功的人,他在社會上仍然是壹個真正的領導者。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紳士是指男性貴族階層。在後來的漢語中,“君”這個詞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指女人。這是另壹種文字的演變。《論語》每壹章都說“子曰”,指的是夫子,是權威人物。但《論語》中的“子”字,並不是指壹個老師只要求學生壹味地背。請註意上面孔子說的話的語氣。孔子沒有直接在當地陳述壹個事實。孔子提問。讓學生證明孔子說過的壹段經歷。這種教學是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發現自己已經擁有的知識或經驗,而不是要求學生服從權威。孔子的話不像先知的宣告或啟示。基督教舊約的先知總是先問神,然後向神的子民宣告神的話。孔子直擊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意識到,天堂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就在我們身邊。孔子關註人類的日常生活經驗,這也是我們研究的出發點。雖然孔子的話是針對個人的,也就是要求每個人都成為真正的君子。但是他要求他的學生不僅要表達自己,還要向他人學習。所謂其他人,包括自己的老師和遠方的朋友。或者歷史上的聖賢哲人。這樣的學習態度使妳能夠從古人和當代人那裏受益。我在上面提到孔子的教義與基督教先知的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沒有相似之處。孔子和基督教先知都在陳述壹個理想的原則,這不僅是君主或統治者應該遵循的,也是任何在社會上有地位和責任的人都應該遵循的。這可以說包括了社會上所有的人。孔子所說的學習之道是壹種修身之道,即修身成為君子之德,也是如何彰顯自己的理想。《論語》中提到的修身之道,是自我的有機生長,也是儒家的壹個特點。所以《論語》主張人的學習經驗要直接以家庭為基礎。還有孝順善良。這種學習經歷可以培養壹個人尊重生命的美德,無論是在自愛還是愛別人。所以《論語(學)》第二章說:對弟弟也孝順,但易犯錯誤;那些不善於犯錯誤,卻善於制造麻煩的人,壹無所有。君子之事,以德為本。壹個孝順的哥哥也是仁的根本!這裏可以看出孔子質疑的語氣。他想讓大家先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學習。孔子還提倡人們應該與他人交往,互相學習。這樣的人生體驗就是所謂的道,是君子應該遵循的道。這裏所謂的道是指仁,仁是君子應該具有的最高美德。壹方面,這種美德是人性的最高呈現。另壹方面也是幫助別人完成自己的美德。另外,自我呈現是壹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比如,孝道就像壹顆植物的種子,我們可以把它種下去,讓它成為壹棵樹,而這個成長過程也是善良的本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孝可以說是儒家的“基因”,是儒家的基本結構。這種“基因”所發育出來的花朵或果實,可以說是壹種仁的美德。孝道壹般被認為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美德。這種錯誤觀點不僅是現代西方人提出的。早期儒家的批評者,如墨子,批評儒家只關心家庭倫理。先秦法家也在這壹點上對儒家進行了批判,認為儒家的孝道倫理觀導致了社會對公共領域的忽視。墨子就是壹個例子。另外,佛教傳入中國時,反佛教的力量主要來自儒家的孝道文化。在我們進壹步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參考壹下《論語》中關於孝道的話。孟問關於孝道的事。子曰:“父母只憂其病。“(對於第六屆政府)孔子的間接回答有點難以理解。壹般評論者都說孔子認為孩子應該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保持高尚的道德。這就是孝順。這的確是儒家的特點。這種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強調,與佛教“無我”的觀念有很大的沖突和反差。但也要註意,孝順是子女對父母愛的回應。子女孝順,是儒家寬恕的道理。所以,孝順不是絕對的,還是需要子女無條件的服從。孝順是孝順的壹種。它預設了父母首先要照顧好孩子,給予孩子親情。儒家話語中有很多預設。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不僅強調道德行為應該是自願的,而且是基於人的自然情感。這就是孔子的寬恕是相對的原則的意義。所以人自然是要報恩的心。這是儒家仁愛觀念的基礎。從《論語》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因此,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產生的自然情感的表達就成為倫理的基礎。換句話說,家庭關系比個人在國家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更重要。如果家庭中的人不能互相信任,國家根本無法存在。社會上的相互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早期儒家主張親情的重要性高於個人對國家的責任。後來孟子進壹步解釋說,人的良知是人的本性,並聲稱父子關系是基於父子之間的親情,而不是基於子女對父母的孝順責任。孟子還認為,父子之間的親情,應該用仁義來培養。《論語》中對對話形式的探討,使讀者能夠參與到這種對話中來。所有以對話形式寫成的經典都有這種力量。所以,讀者在被對話帶進來的時候,會思考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壹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壹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明白善惡之義。雖然《論語》壹開始就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儒家思想的學術傳承在東亞國家已經有所發展。他們都以理性的學術成就而聞名,但在《論語》中,文學活動是在道德修養完成之後才從事的。其實以文促文是壹個很重要的任務,很早以前《論語》就提出來了。《論語》開篇就說,人要在與人交往中學習。但是,當談到君子如何立足於世界時,它主張君子應該堅持他生活的原則。不管別人同不同意他,這當然不是極端個人主義。但是,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也可以說是壹種個人主義思想,是壹個人的刻意行為。在《論語》的仁學話語中,指出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因此,在自我反思和深思熟慮中,個體不會服從或盲從權威。忠誠這個詞可以說是“中”和“心”它的意思是壹種平衡的心態,也可以說壹個人的心態是從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得平衡的。所以,忠誠的意義壹方面是對自己忠誠,同時也是對別人忠誠,換句話說就是不盲從別人。因此,忠恕觀念是連貫的。信仰的概念就是可信,是指壹個人對自己的言行忠實;美國著名詩人埃茲拉·龐德以非常自由的方式將《論語》翻譯成英文。他特別提到“信”這個字是“人”和“話”的組合,所以他引申出“信”就是站在他所說的話旁邊的人。“忠”字也可以說是“誠”和“心”。死後不是很遠嗎?“(泰伯七世)他必須忠於自己。換句話說,無論是處於領導地位還是處於幕僚的地位,君子要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就必須對自己完全忠誠,毫無保留地給別人出主意。所以君子要有忠於君主的勇氣。君主壹般不想聽到真相。尤其是對於君主本身的缺失。儒家精神要求大臣具有忠於君主的道德勇氣。這才是大臣真正的忠誠。因此,大臣必須忠誠。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所以真正的文人,往往都是在暴君手裏丟了性命。其實忠於自己的原則,不僅僅是君子的個人節操。孔子認為,仁政的基礎是建立在高尚的個人道德之上的。以下是《論語》中關於仁政的幾段話:子貢問政。子曰:“糧草充足,兵多使民信。子貢說:“這是必要的。”。”他說,“去軍隊。子貢說:“如果妳非去不可,哪壹個先來?””俗話說:“去吃飯。自古人皆有死,人無信仰不能立。“(顏元七世)人民的相互信任,人民對政府官員的信任,是政府最重要的要素。信任也是良好治理的基礎。子曰:“道之以政,民之以刑,民之以免,不要臉;德為道之德,禮為氣之禮,恥而有格。”(《政治學三》)孔子認為,懲罰不是政治的最高指導原則,只有在道德感化不成功的情況下,才使用懲罰來矯正民眾。從《論語》的話來看,孔子認為人民的自願自發行為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如果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自動自發地耕種田地,我們可以預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會出於自尊(即羞恥)而從事社會事務。此外,如果社會領導者也有道德行為和對他人的尊重,社會事務會更好。我們必須註意到,僅僅以德治國和自尊是不夠的。禮是治國必不可少的。禮儀習俗可以建立行為準則,人通過教化可以自然學習。內化這些禮儀和行為規範,而不是強迫人們遵守這些生活規則。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的準則。因為禮,人們知道如何處理進退,也因為如此,人與政治行動的關系才能和諧完整。這就是儒家所謂的中和觀念。即使有些人不理解儒家在社會化中強調個人自主,但他們也看到了中和是儒家最有特色的思想。在7世紀,孝德天皇憲章的第壹條就是中立。《憲章》第二條指出,必須通過社會知識實現中立。上個世紀,中國脫離“文革”的階級鬥爭後,為了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開始發揚儒家的中和思想。崇尚中立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價值觀。《論語》中有很多關於禮儀的文字,尤其是關於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和社會規範。在這篇文章中,我只討論以下禮儀的壹般方面。下面這篇文章將討論孔子在《論語》中的形象,以及他的人生興趣和使命。要想理解孔子的學說,就必須了解孔子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地位的。其實《論語》中孔子聖人的形象比孔子的話更感人。孔子雖然不敢以聖人自居,但他的弟子都認為孔子是聖人。後世儒家把《論語》中孔子的聖人形象作為理想人格的最高標準。但是後世的儒家大概也不會說是在努力模仿孔子的謙虛吧。我們否認自己是聖人。首先我們要註意到,孔子說他是“言不盡意”。但他用對話來教學生,也說明他並不認為自己是權威,而是虛心學習。暫且不管《孔子傳》是否也是創新問題。但後來儒家認為孔子是在創新。我們必須註意到,孔子的傳記不僅僅是保存過去的傳統。孔子以古諷今。壹次,當孔子周遊世界時,他讓他的學生向壹位農民問路。農夫知道孔子是誰後,說孔子走遍天下,卻找不到願意接受他的思想的人。農夫對孔子的使命相當懷疑,他也認為不可能治理好天下。所以他說:“與其向別人學習,如何向別人學習?”(魏)當學生們把這件事告訴孔子時,孔子嘆了口氣說:“鳥獸不能同群。如果我不是斯裏蘭卡的信徒,誰能和我在壹起?“世上有路,山崗不易改。”(魏子六)孔子強調君子要參與公共事務,但孔子也堅持不為他認為不理想的君主服務。曾經有人問孔子為什麽不從政。子曰:“子曰:‘孝只為兄弟,而為政。’也是為了政治嗎?“孔子的回答有點迂回,難以理解。但是我們可以考慮壹下《論語》中關於孝道的話。孔子認為,孝是壹切社會價值和公共道德的基礎。而且,做官不僅僅是壹個官員應該做的事情。任何人在社會上宣揚公德,都是壹種做官的行為。我們可以說,壹個人要想當官,必須先有高尚的美德,然後才能弘揚公德。不要擔心妳知道什麽,而要尋求知道。”(李仁十四)論語開篇說君子“不知而不在乎”。君子的壹生,可以從孔子的自述中得到解釋:孔子說:“我立誌學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從耳,七十而隨心願,不逾矩。我們可以進壹步闡述孔子的生平。孔子從他生命的開始,從過去的傳統和其他人那裏學習。他直到三四十歲才成熟。這也是普通人的成長過程。但我們對孔子在50歲時聽從天命感到有些驚訝。命運的概念並不是壹個罕見的概念。在古代,天命是指君王用來合理化其統治權的概念。對於孔子來說,君子不以德治國,其統治也就失去了合理性。由此看來,天命觀是建立在人民對君主的信任之上的。孔子沒有機會治理國家。也許在孔子的壹生中,他曾經認為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發揮自己的知識,為人民帶來利益。也許孔子50歲也沒必要有這樣的經歷。但更值得我們關註的是,孔子以天命為己任。這不僅僅是壹個政治概念。只有君王才有所謂的天命。孔子認為,天命是上天賦予他的責任和使命。以上,我們談到了在《論語》中,孔子意識到自己與天有著親密的關系。這是壹種宗教關系,也就是天與他所創造的人的關系。上天直接對孔子說話,孔子必須聽。因為他是天人,儒家不是所謂的“宗教”,但是孔子的言行表現了他對天的尊重,孔子對壹切生命的尊重也體現了他對天的尊重。孔子回答弟子關於君子的問題,孔子說:“以敬修身。”(憲法問題45)此外,孔子說“不知吾生,不思君子。”(姚嶽三)後來的理學。尊重的概念壹直是主要思想。我們不能認為尊重只是壹種社會道德觀念。當上帝賦予孔子責任感,要求他為人民服務時,我們就能理解孔子猶豫不決的心態,以及他所面臨的挑戰。也許是這個原因,孔子直到50歲才“聽天由命”。我覺得孔子聽天命的過程和他決定做官與否的過程是壹樣的。他不僅考慮個人因素,還考慮大的原則。孔子認為在政府中做官並不是實踐其職責的唯壹方式。教育也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教育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終於在70歲的時候,孔子如願以償了。從孔子15歲的時候“立誌學道”到這個時候,即使孔子壹生沒有做官。孔子很滿意自己成為了壹名學者和教育家。孔子早年雖然沒有完成當政治家的理想,但仍然可以完成上天賦予他的使命。孔子壹生都有壹種仁者的使命感,所以他壹生都在為實踐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陶雖然不踏實於世,但也為自己的努力感到壹些安慰和滿足。當然,“隨心所欲”並不是壹種突然滲透的狀態,而是經過多年的學習和修煉而積累起來的悟性。此外,這種狀態不是因為壹個人面對罪或痛苦而獲得的。比如聖奧古斯丁的經歷,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裏描寫的。在眾多人生觀中,孔子的人生觀可以說是樂觀的,甚至是理想化的。我們在讀《論語》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在看孔子的言行。當我們讀完《論語》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看到,孔子的言行才是壹個真正的君子應該有的言行。換句話說,當我們讀完《論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孔子已經實現了他壹生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我上面所說的只是我們應該讀《論語》的壹個原因。讀《論語》的原因有很多。雖然直接理解《論語》的文字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們所閱讀的《論語》文本是過去儒家學者長期校對的結果。要想了解《論語》在歷史上是如何流傳下來的,或者說歷代學者是如何詮釋《論語》的,就必須尊重歷史詮釋者的觀點。壹種方法是去見幾個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的人。看他們怎麽理解《論語》。11世紀到19世紀東亞國家的教育是以理學的教育模式為基礎的。在這個前現代時期,朱(1130 ~ 1200)制定了《論語》。《論語》是四書中的儒家經典。在這種教育過程中,學生讀的第壹本書是大學。大學最初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寫的《禮記》中的壹章。四書中的《大學》有朱所作的序言和註釋。朱認為大學是。學者讀《論語》的方法就是朱所說的。《論語》雖然是儒家經典,但現在已經成為新儒學傳統的產物。這不是我們所謂經典的初衷。朱·《四書》中的《論語》體現了理學的思想。為了反駁佛教的思想,所以四書中註入了大量的玄學思想。但是,朱的解釋是,四書的目的是修身、治國。不管後來的理學如何從道家或者理學的角度去解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依然是四書的基調。我想在這裏順便提壹下,歐內斯特·費諾洛薩是壹位美國藝術評論家。他讀四書的時候推薦這本書給龐德。我們經常會接受別人的推薦去讀好書,但讀的不壹定是最原始的經典。從17世紀到19世紀,學者們開始批判理學所用的經學。這些學者指出,四書的版本與宋代以前的經典有許多不同之處。現在很多學者都想重建《論語》的原貌。壹般核心課程講授人文精神,無法很好地解釋版本學復雜的歷史。如果我們讀現代版的《論語》,我們讀的版本和過去東亞教育傳統教的《論語》是不壹樣的。*狄百瑞可以說是當今西方最著名的漢學家之壹。他出生於1919年,今年91歲。至今仍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東亞儒學,可以說五六十年來致力於推廣東亞儒學。狄百瑞在2008年夏天接受眼部手術後的休養期間完成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他患病期間的痛苦之作,也可以說是他發自內心的座右銘。——譯者後記(狄百瑞:美國哥大東亞語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