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幹元,萬料始”是指渾厚宏大的幹元氣是萬物創造和改造的動力資源。
出自戰國孔子後學,《易傳·傳商》。
原文:
《荀》曰:成大事者,萬物始,是統天。雲雨,物資流動。大明永遠是,當六人成功,當六龍治天。
翻譯:
這就是《三國誌》的卦義:甘源剛健宏大的精神是創造和改造萬物的動力資源,所以萬物由天而取。天上飄著雲,地上撒著雨,讓萬物繁衍,形狀各異。太陽運行在天空中,所以形成六個方向,也就是太陽帶動六條龍統治世界。
擴展數據
《荀傳》分為上、下兩部分,是《易傳》的兩篇。解釋易經中卦的含義,具體解釋卦的名、象、字。不涉及粗話。
根據漢魏註,唐代孔指示“訓”為“段”,即判斷壹卦的意義。可分為三類:以卦解卦;以義德釋卦,以卦位釋卦。
認為“天地萬物皆空,與時俱進”是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共同規律,世界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天地之間是對立統壹的關系。
並由尚賢提出了在位、中位、成比例、承乘、時中、剛柔、適人、德的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
由於《周易》經文深奧簡單,春秋時期的學者讀起來非常吃力。所以開始出現解釋經文的文字,史稱《易傳》。
《易經》共七篇,從經文形成算起,其創作時間並不是很長(約五六百年)。它是最原始、最權威的解釋經文的文字。
這七篇分別是:《荀傳》、《項傳》、《內聚力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其中《荀傳》、《項傳》、《內聚力傳》分為三部分,加上“翼”即“翼”,有“輔”之意。
百度百科-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