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送信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傳說中的飛鴿傳書,還有很多其他的送信方式。下面收集了壹些關於字母的典故,供大家參考!
書信典故1:青鳥傳1998 10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行JP72《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代表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郵票四套,其中第三套為《愛綠東方》,主圖與郵資圖相同。
展現了中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據中國古代善本《山海經》記載,有三種青鳥,分別叫趙蘭和晏子(還有壹種青鳥的名字作者沒有查到)。他們是西王母的侍從和使者,可以飛越千山傳遞信息,向世人傳遞吉祥、幸福、快樂的好消息。
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壹封信,西王母派青鳥送書,而青鳥總是把西王母的信送到漢宮成化殿前。在後來的神話中,青鳥逐漸演變成鳥中之王——鳳凰。
南唐時,大師李靖寫過壹首詩“青鳥不在雲外傳消息,丁香花在雨中空悲涼”;唐代李白寫過壹首詩“因三只青鳥,願我能償還長相思”;李商隱寫了壹首詩“彭山無路,藍鳥啊,聽著!——把她說的話給我拿來!”;而崔寫了壹首詩《青鳥幾時過》。
書信典故二:魚手尺1990 165438+10月28日,原郵電部發行J174M《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郵票圖案為姑蘇驛,邊紙圖案為古代青銅器魚形銘文。這些魚形銘文是用來。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魚被視為文字的使者,文字以“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為代表。
唐代李商隱在《給令狐書記的壹封信》詩中寫道:“宋蜀久別他鄉,兩鯉遠隔。”在古代,人們經常用絲綢寫信,但在唐代,用絲綢編織成的世界寫信變得更加流行。因為唐朝的人經常用壹尺長的絲來寫字母,所以字母也被稱為“尺子”(“素”指白色的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