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1.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謝安、孫同、孫綽等文人墨客、親朋好友41人,齊聚浙江紹興會稽殷珊蘭亭河畔,進行“音樂表演”。農歷三月初三是傳統的上巳節。在這壹天,人們在春風洗澡並去水邊玩耍,從而擺脫厄運和不祥。
2.它被稱為“修復”。王羲之等人在溪邊坐成壹排,書童把壹根裝滿酒的羽毛(壹種喝酒用的耳杯)放在水面上,讓它在眾人面前漂流,壹邊喝酒壹邊照著它賦詩,在“壹曲壹曲”間“暢談知音”。這本雅集共有37首詩,被編為《蘭亭集序詩》。
3.王羲之在酒足飯飽的時候,用蠶繭紙和八字胡為這本詩集作序,寫下了千百年來被無數書友傾倒的“天下第壹行書”蘭亭集序。這篇自序記錄了這場詩歌盛宴帶給作者的愉悅心情,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生死無常的感慨。
二、顏真卿《祭侄文稿》
1.這份手稿講述了常山知府顏杲卿父子在安祿山叛亂時如何挺身而出,忠誠反對,以至於“父困子死,巢倒卵翻”,取義入心。紀明是高青的第三個兒子,甄青的侄子。
2.當他的父親和振清* * *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和平原之間,傳遞消息,將兩個縣聯系在壹起,* * *忠於皇室。後來,常山失陷,紀明被殺,下葬時只剩下他的頭。顏真卿寫作之際,悲憤交加。他忍不住壹口氣寫了這篇稿子。
三、蘇軾《黃州寒食帖》
1,這是壹首寄寓幸福的詩,是蘇軾貶謫黃州第三年寒食節上所作的人生感嘆。全詩蒼涼深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憂郁孤獨的心情。這首詩的書法就是在這種情緒和情況下問世的。整幅書法跌宕起伏,光芒四射,無拘無束,不缺筆鋒。
2.《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它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正如黃庭堅在這首詩後寫道:“這本書是嚴、楊、李希泰寫的,並不壹定與試圖恢復東坡的這本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