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汪峰書法詞典

汪峰書法詞典

中國的書法歷史悠久,書法風格不斷變化,書法藝術更令人著迷。從甲骨文到大篆、小篆和李殊,再到東漢、魏晉時期的草書、楷書和行書,書法壹直散發著藝術魅力。

殷商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現在處於3000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源頭,於1898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發現。先後出土150000余件約5000字。到目前為止,甲骨文的研究已經成為壹門科學。

青銅器銘文是殷商時期刻在各種青銅器上的文字。在古代,銅被稱為金,因此被稱為青銅銘文。秦朝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壹個開拓時期,在這個時期,所有的形式都是新的。李斯創造了壹種小篆,他的作品《狼牙山》和《泉梁班昭》細長、橫平豎直,為今天的方形漢字奠定了基礎。

漢朝是書法的基礎。秦代程邈編撰的隸書逐漸發展成為漢代的主導書體。行書、草書和楷書都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至此,各種漢字都已具備,這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是書法藝術的巔峰時期,鐘繇和王羲之的頑強崛起使書法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被視為唐代國寶。唐太宗李世民將其作為祭品葬於昭陵,流傳後世的就是它的復制品。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子王獻之並稱為“二王”,他們的書法藝術對後世影響很大。

唐代是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張旭被稱為“草聖”,他和懷素並稱為“狂素”。

宋代書法藝術是壹個改革創新的時期。蘇皖、黃庭堅、米芾、蔡襄是宋代四大藝術家,蘇皖的寒食詩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明代有唐伯虎、沈周、文惟明、仇英四人,合稱“明四家”。

清代是中國“書法復興”的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書法家,如王風、傅山、鄧、、趙錢智和康有為。揚州八怪之壹的鄭板橋,寫下了在世界上有很大影響的“糊塗事”和“吃虧是福”。

在現代,書法藝術更加豐富多彩。現代書法有隸書、隸書、草書、篆書、草書、行書、隸書、篆書等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