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下列水果的名字:
蘋果蘋果菠蘿香蕉梨桃子橙子橙子
妳知道這些水果英文名的由來嗎?
除了“蘋果”,蘋果還指各種與蘋果相似的水果。早在歐洲,所有的水果都叫蘋果。
菠蘿實際上是:松樹的蘋果。“松”在口語中是指菠蘿(樹),“菠蘿”的意思是“菠蘿樹上的蘋果(種子)”。
桃子是從波斯傳入歐洲的,英文叫“波斯蘋果”,即波斯蘋果。
梨的英文意思是:果肉梨果。“pome”是蘋果的美稱,而梨是蘋果狀的果肉。
橙色還有壹個更美的含義:“金蘋果”,也就是“金蘋果”。
其他表示水果的英語單詞大多是外來詞,例如banana,最初的意思是“手指”,實際上與這種水果的形狀相似。
水果的起源
產地:番茄
番茄屬於茄子,番茄屬是壹種1~2年生的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山區和峽谷。臺灣省在1622年被荷蘭人占領時作為觀賞植物引進,在19世紀末從日本引進了改良品種。在光復後的近30年裏,農業改良農場、亞洲蔬菜研發中心和種苗公司竭盡全力培育和改良新品種,以滿足臺灣省消費者的需求並擴大出口市場。它是世界上經濟價值高、商業豐富的壹種果蔬作物。
-
品種:
西紅柿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品種:生食和加工。生食種類:其特點是皮薄、水分豐富、酸甜適中、味道鮮美。
(1)春夏作物:1。大果是:臺中的舒雅四號和花蓮的舒雅五號。2.小水果有:四季紅、聖女果和聖女果。
(2)秋冬作物:1。大果是:四柿農301(或有點紅)和桃太郎(紅)。2.小果有:金相學、試交二號、朱利安、聖女、糜竺、紅雙喜。
加工品種的特點是果皮厚、水分少,適合制作果汁、果醬和蜜餞,如科果梅20號、臺南選3號、農友209和雙喜等。
-
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番茄壹年四季均有生產,喜歡溫暖幹燥的氣候,但15度以下或32度以上的溫度不適宜種植,果實溫度為18~26度。
臺灣省主要生產時期分為秋冬作物(約165438+10月至次年4月)和春夏作物(約5月至9月)。主要產區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包括臺南、高雄、屏東、雲林和彰化。夏季高溫主要在中部山區,以新竹南投、信義、五峰地區為主,主要產小水果。溫室水培番茄每年7月初播種,8月中旬定植。栽培管:番茄水肥自動控制系統每天提供8次,每次約8分鐘。種植後,它們壹個月開花和授粉,大約兩個月就可以收獲。采收期為10月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
-
收獲:
番茄種植後,果實成熟天數受溫度影響。溫度成熟較早,夏季開花後約25~30天,但冬季成熟需要45~50天。但最好在果實變色期至變色期(果實頂面由淺黃色變為粉紅色或紅色,約占全果的10~30%)采摘。
小果番茄通常在紅色期采收(30~60%的果實變成粉紅色和紅色),加工後的果實必須在完全成熟時采收(所有果實都超過90%為紅色),但不應過熟和不新鮮。
-
功能:
番茄屬於輕度寒性,其果實營養豐富,主要包括維生素A和C,以及B1、B2、B3和B6。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纖維素包括半纖維素和纖維素酶,酸包括檸檬酸和蘋果酸,礦物質包括鉀、鈣、鎂和磷以及蛋白質,因此生吃後可以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肝臟和肝臟。如果胃酸分泌過低,食欲不振,飯後吃加糖的西紅柿或番茄汁可以幫助消化和補充胃酸的不足,而且西紅柿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這對口角炎很有幫助。
-
選擇水果:
西紅柿價格便宜,質量好,最佳時間是在秋冬季節。由於夏季溫度高,成熟天數短,它們很容易變軟,口感不如秋冬季甜。而且番茄果實頂部比肩部好吃,甜度品質好9度左右。
挑選西紅柿時,我們應註意水果的新鮮度,成熟度可以通過色澤鮮艷、光澤和硬度來衡量。特別是“壹點紅”綜藝的水果頂部呈現出壹點粉紅色。當水果切開時,內部果肉呈粉紅色,這也是普通消費者最喜歡的食物。水果的硬度可以用手指觸摸到。如果妳摔或壓碎它,它會部分軟化或破裂,這很容易變酸和變臭。上品番茄果實飽滿,果肉堅實中空,色澤均勻無裂紋或斑點,成熟度適中,硬度較高,如果體柔軟表明不健康或過熟易腐爛。
產地:哈密瓜
葫蘆科——壹年生藤本草本植物,原產於中東和非洲。15世紀傳入歐洲,16世紀發展為溫室甜瓜。臺灣省是46年從美國和日本引進的,當時只是零星種植。在60年,南區農業改良農場和農民種苗公司積極參與育種工作,特別是在63年引進了日本芳香植物。從此奠定了臺灣省種植哈密瓜的基礎,此後又推廣培育了灣內新的地方品種,包括與溫室系統露地交配、密瓜型哈密瓜(從中國新疆哈密引進的改良品種)等。,已成為臺灣省高產、四季皆可享用的地方瓜果之壹。
-
品種:
市場上的哈密瓜有20多個品種,較大的可分為網紋哈密瓜、光皮哈密瓜和哈密瓜三大類。限於篇幅,僅簡單介紹網紋哈密瓜:
(1)臺南榕又名“秋吉”,由臺南農業改良農場培育而成,比較適合秋季種植綠色多肉。它是壹個早熟品種,球形度高,單果重65,438+0.5千克,果皮淺乳黃色,絲紋細膩豐滿,果肉細膩甜美,含糖量超過65,438+06度。
(2)秋蜜:農戶育苗栽培,果形高球形至橢圓形,肉白色,早熟品種,果皮黃綠色,網紋密集,肉質穩定,汁多細膩,含糖量可達15,適宜秋季栽培。
(3)秋花2號:農友的種苗培育成高球型,單果重約1.4kg,網紋細密,果皮金黃,果肉橙黃色,度數13-14度,品質柔軟多汁,香氣濃郁。
(4)秋香:果球表皮金黃,網紋細密美觀,果肉橙黃色,果肉厚,細膩多汁,糖度達13-14度。適宜早秋栽培。
(5)紅蜜:果實高大,果皮橙黃色,網紋粗而均勻,果肉橙黃色,肉厚,質軟多汁,糖度可達13-14度,適宜秋季栽培。
(6)紅寶石:全福苗是從日本引進的品種。它的果球形狀與紅寶石非常相似,但其圓形形狀穩定而美麗,果肉綠色,豐富,細膩多汁,含糖量高達16-18度。是春節期間比較受歡迎的網紋甜瓜品種。
(7)藍寶石:從日本引進的全福苗品種。果球形狀與紅寶石非常相似,但圓形穩定美觀,果肉呈綠色,豐富細膩,含糖量高達16-18度。是春節期間比較受歡迎的網紋甜瓜品種。
-
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黃瓜春季開花後45-55天成熟,秋季開花後30-45天成熟,應在果實溫度仍然較低的清晨采收。最好把果梗留壹厘米或者切成T字形,這樣看起來清新美觀。
-
收獲:
當甜瓜成熟時,它會散發出獨特的香味,這種香味會轉化為品種特有的顏色和網狀結構。果肉鮮嫩多汁,清香甘甜。如果果實沒有成熟就可以采收,果實的皮色為藍綠色,吃起來硬脆不甜。如果果實采收過晚,果皮顏色較厚,果蒂容易脫落而難以包裝、貯藏和運輸,果肉容易軟化透明並有發酵酒的氣味。
-
功能:
西瓜(網紋瓜)甜而香,寒而無味。子實體富含天然糖和維生素A.C .生吃可解熱止渴、凈化血液、利尿潤肺。經常身心疲憊、焦躁不安、有口臭的人有清熱緩解急躁情緒的作用,尤其是喝壹杯新鮮打好的哈密瓜牛奶汁,有壹種甜味。
-
選擇水果:
網紋哈密瓜越成熟,網紋外觀越突出豐滿。可以看出,網狀外觀越明顯,水果表面的均勻成熟度越好。挑選哈密瓜時,水果的新鮮度取決於春夏的高溫,尤其是花梗開裂時,果體硬度適中且有重量感,不會軟化或開裂,水果會散發出泵香味,質量最可靠。如果連續幾天下雨,水果的質量會很差,甜度也會降低。壹般來說,寒冷的冬天和春天的水果比溫暖的夏天和秋天的水果更醇厚可口。
產地:西瓜
西瓜是葫蘆科壹年生藤本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赤道附近,喜高溫氣候。它於10世紀初從中亞引入中國西藏栽培,故名“西瓜”。18世紀,先民渡海開墾臺灣才傳到臺灣。早期引進的品種被命名為固定品種,如黑皮、胡亥和嘉寶甜瓜。20世紀60年代後,臺灣省對自己的品種進行了改良,先後引進了紅娘和富寶等大型紅色西瓜和小豐、特小豐和金蘭等小型黃色西瓜,還培育了鳳山1號和妙妙2號等無籽西瓜。由於品種變化迅速,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品種,壹些品種已進入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市場。
-
品種:
目前,由於品種變化快,市場上的新品種很少。只介紹相對穩定和有潛力的品種。西瓜可以分為三類:大西瓜、小西瓜和無籽西瓜。
①大西瓜
1.華寶:早熟,長橢圓形,單果重12~17 kg,淺綠色果皮帶藍色網紋,果皮堅硬,果肉鮮紅,肉質細膩,糖度高達13-14度,肉質爽口,不易空心。
2.富寶二號:富寶西瓜由農友公司首創。其果形為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重量約為10~15 kg,最大的可達20 kg以上。其皮為淺綠色帶青色條紋,果肉為鮮紅色,糖度約為10-12度,切後不易縮水變刑。
3.新龍:果實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平均單果重約9公斤。外皮為淺綠色帶黑色條紋,顏色鮮艷醒目,果肉為鮮紅色。壹般含糖量可達12,肉質爽口。
小西瓜
1.紅鈴:早熟,淺綠色果皮,薄而堅韌的果皮,果實重2~3公斤,鮮紅色果肉,肉質細嫩多汁,糖度約11,深褐色種子。
2.管鮑:果皮金黃色,果肉紅色,果實重約2.5公斤,含糖量約12度,肉質細膩多汁,種子小而不多,皮薄而硬。
3.金蘭:早熟的中小型黃色果肉品種,淺綠色果皮和亮黑色條紋,果實重約3-6公斤,黃色果肉明亮有光澤,極其細膩爽口,果汁多而種子少,是瓜中珍品。
4.大花蕙蘭:果實圓形規則,果皮綠色,黑色分散,條紋較窄。外觀漂亮,果實重3-4公斤,果肉顏色為橙黃色(木瓜果肉顏色),果肉顏色鮮嫩爽口,含糖量約為12度,品質漂亮。
5.黑美人:皮實,果肉爽口,品質像個大西瓜,很早熟,果實橢圓形,果皮綠色有不顯眼的黑色條紋,不易空心。果實重約2~4公斤,果肉顏色深紅,含糖量可達14度。
③無籽西瓜
1.農家新奇:果皮顏色非常獨特,底色為淺綠色,果重6~9公斤,果肉紅色,不空心,鮮嫩多汁,糖度約為12,品質優良。
2.鳳山1號:由鳳山熱帶園林實驗所選育,單果重6-8kg左右,最大果重可達12kg以上。它的皮特別堅韌,肉質肥厚,均勻而華麗,肉質致密爽口,白色外殼很少。這是壹個老牌的無籽西瓜品種。
3.包惠:高球淺綠色帶黑色條紋枇杷,果皮堅硬,果肉顏色鮮紅,果實肥厚良好,肉質細嫩爽口,果梗小,單果重約6~9公斤,耐貯運。3.李蘭:中小型黃色無籽西瓜的先驅,出生早,果實高球型,重3-5公斤,綠皮帶黑色條紋,果肉亮黃色,肉質細嫩爽口,汁多味美。
-
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西瓜原產於熱帶地區。如果溫度低於12度或高於40度,植物發育將減緩或停止。果實的發育和成熟需要28~32度來促進果肉中色素和糖分的形成。臺灣省的西瓜種植分為春季和秋季、夏季和秋季。只有在冬季氣溫較低時,果實才容易出現皮厚、空心和畸形。全省各地都產西瓜,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縣都是盛產西瓜的地區。
-
收獲:
授粉後高溫期為30~35天,低溫期為40~45天。西瓜成熟後就可以采收了,小西瓜的壽命可以比大西瓜縮短約1/3。西瓜在收獲時成熟,其特征如下:
1.數著結果的天數,牛的顏色和表皮上的蠟粉會根據它的品種脫落。
2.果柄與果蒂連接處有黃褐色放射狀維管束突起,果柄基部凹陷。
3.用手輕拍水果,成熟的水果會感覺有彈性和泥濘。
-
功能:
西瓜瓢和西瓜皮味甘、淡、寒、無毒。西瓜仁味甘、性平。西瓜主要以鮮食為主,含水量在92%以上。所以夏天熱的時候,出汗多、口幹咽痛、尿量少、大便不暢的人。每天吃幾片西瓜可以解暑,尤其適合腎病、水腫、黃疸、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如果他們貧血虛弱,胃寒胸悶,容易腹瀉,最好少吃西瓜。
-
選擇水果:
品質好的西瓜皮薄果肉不空心,肉質細嫩爽口多汁,甜脆可口。購買時註意三點以供參考:
1.西瓜梗要新鮮,果形端正,表皮薄而有光澤,無裂紋。
2.成熟度適中(八九分熟),可以用手掌輕拍西瓜的側面。水果的聲音就像人的頭部未成熟的聲音,腹部過度成熟的聲音,最好的是胸部的聲音,妳可以感覺到瓜的反應震顫均勻,質量最好。
3.購買小西瓜時除了要註意它的新鮮度外,還可以輕輕按壓瓜的肚臍,使其有堅硬的感覺,並且用手輕拍時動作流暢,這是壹個好瓜,但小西瓜的儲存時間不如大西瓜持久,所以越早吃越脆
產地:蘋果
蘋果是人類栽培歷史最悠久的果樹之壹,原產於歐亞交界地帶和喜馬拉雅山麓。目前,日常食用的蘋果主要是由漢武帝引入中國的本土品種之壹的西方蘋果改良而來,屬於同壹屬(蘋果屬)和不同種類的果樹,如原產於中國大陸的林彪、華紅、海棠和檳榔梨。如今,日本人仍將蘋果的漢字寫為“lining”,發音為“lin-go”,這證明“lining”早在唐代就從中國大陸傳入日本。雖然臺灣省有本土蘋果,稱為“臺灣省淩琳”,分布在海拔約2000米的地方,但果實非常小,不可食用,而臺灣省的西部蘋果最初是在1929年從日本引進的,直到中華民國47年(1958)才引進國外種植重要的溫帶果樹。這才逐漸在臺灣省中部的寒冷地區蔓延開來,尤其是行政院退役官兵咨詢委員會所屬的福壽山農場、武陵農場和清境農場規模最大,年收入達3.8億元。近年來,由於國外蘋果的開放進口,種植量不斷下降。
-
品種:
自1958以來,臺灣省已從國外引進了60多個蘋果品種。經過培養、實驗、市場上的好惡和淘汰,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如下:
(1)美國品種Golden Delicious是Deiciolus的真實變種。它通常被稱為臺灣省驪山的“金冠”。它的果實長而圓,表皮成熟呈金黃色,結出早期果實。果實重約250克。它是淡黃色的,味道甘甜多汁,品質優良,耐儲存。
(2)徐(Macintosh)——加拿大品種。果實扁圓形或近圓形,通體紅色或紫紅色,果粉厚,重約200克,早熟,香氣濃郁,口感酸爽,果肉甜硬脆,品質優良。
③富士——亦譯作富士。日本品種,由國光與元帥交配育成,果實重約280克,圓或高圓。底色黃綠色,布滿暗紅色條紋,果肉細膩多汁,甜微酸,風味香脆,相對晚熟,耐儲存,頗受消費者喜愛。
(4)是黃元帥與印度蘋果雜交培育的日本蘋果品種。果實重400多克,品種繁多。果球形成或長圓形,是黃綠色背景的中種。在黃略,陽光充足的部分是紅色的,肉質略粗糙。味道不如黃元帥。
美味,美國品種,在臺灣省市場通常被稱為“五瓜蘋果”。其特征是果蒂末端和果實頂部有五個明顯的凸起。果實形狀為圓錐形,果皮較厚,果實重量約250克。底色為黃綠色,被深紅色條紋或紅色厚果皮覆蓋。果粉多,肉質細膩多汁,甜酸適中,香氣濃郁,品質極佳。
(6)Megumi是日本品種,由國光和紅寶石雜交而成。其果實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紅色厚,壹側略傾斜,黃綠色背景,紅色條紋粗而明顯,平均單果重250克,品質疏松,果汁豐富,香味濃郁,口感微酸。其他還有朱、阿波羅3號、紅玉、國光、印度等世界壹流品種,但栽培不多。
-
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蘋果是薔薇科多年生喬木的溫帶果樹,年平均氣溫9-14度,樹齡幾十年。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根據氣候特點不適宜發展溫帶果樹。但臺灣省多山高,早期在中部海拔1,700-2,500米的高寒地區推廣。現在仍有種植的品種,市場上常見的蘋果有8月中旬成熟的徐、元帥(五瓜蘋果)和黃元帥(金冠)。
-
收獲:
所有的收獲都是直接用手采摘的,因此應避免摩擦或壓力損壞。分類方法通常首先基於損壞程度,然後基於顏色範圍,最後基於重量級別。水果用柔軟、透氣和防潮的紙包裝,以減少水果的直接摩擦,並用泡沫塑料或人造海綿襯墊包裝,以防止碰撞和擠壓損壞。包裝盒上應標明水果的品種、數量、等級、凈重和產地,並建立品牌以方便宣傳。
-
功能:
蘋果味甘、微酸、性平、無毒,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瀉的作用。除了鮮食外,它還可以用來做餡餅、果汁、酒、醋等。蘋果和其他含有果膠的可溶性纖維食物可以降低膽固醇。但是蘋果中的其他成分也很重要。正如費城wistar研究中心的David Kvetchevsky博士所指出的那樣,吃整個蘋果比吃蘋果果膠更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因為“蘋果中的其他成分也發揮了作用”。(參考《食物神奇功效百科全書》)
-
選擇水果:
選擇果大、果形圓、果臍寬而成熟、果面光亮無黑斑的蘋果,表現出該品種特有的色澤,具有硬度感,用食指把玩是品質極佳的好果。整個水果最甜最脆的部分是頂部。
產地:楊桃
楊桃在馬來西亞和東南亞栽培已久,關於楊桃的起源眾說紛紜。它產於中國福建、廣東和臺灣省。據說是漢代從馬來西亞傳入的。楊梅又名楊桃,五邊形(《本草綱目》)。《南方草木》記載:“大如木瓜,皮黃,肉軟脆,味極酸,上有五棱。如果雕刻,南方人將邊緣稱為收斂。”因此,它也被稱為五棱柱楊桃。
臺灣省早年有栽培,生產區域僅限於北部地區,零星種植或在花園中種植。後來由於中南地區氣候較為適宜,易於栽培,不受凍害,樹勢旺盛,產量穩定,品質優良,逐漸發展到中南地區,成為楊桃的主產區。
-
品種:
楊桃品種按用途可分為甜品種和酸品種兩大類。甜型品種花瓣為淡紫色,果實大,以鮮為主,加工汁為輔。酸種的花瓣呈深紫色,果實較小,不宜生食,主要用於加工。目前臺灣省栽培的品種如下:
1.第二林種:又名密絲軟枝、軟枝種,發現於彰化縣二林鎮洪老平先生的園中,為苗木變異種。果實成熟時,果皮白黃色有輕微皺紋,果梗略突出,果實呈紡錘形,肉質細膩,含糖量約7.8白利糖度,有機酸約0.21%,風味適中。
2.種子厚收:果實成熟時,表皮金黃色,邊緣綠色,表皮微皺,光滑明亮。果實呈紡錘形,比稱重的種子小,含糖量約為7.0白利糖度,有機酸含量約為0.16%。鮮果品質好的時期僅限於2月和3月,余味清淡。
3.歪尾種:果實成熟時,果皮淡黃色,果梗突出,果尖微歪,果形長紡錘形,皮薄光滑,肉質柔軟,不耐貯藏,含糖量約6.8白利糖度,有機酸含量約0.14%。
4.稱重種子:果實7分熟時呈黃白色,成熟時呈淡黃色,有綠色稗草邊緣,花梗略突出,果實尖,有時果皮略皺。果實呈紡錘形,糖度約為8.0 ~ 8.5白利糖度,有機酸含量約為0.18%。未成熟時品質略帶酸味和澀味。
5.馬拉西亞(ML-F-8):又名紅肉種,果實成熟時橙紅色,邊緣綠色,果皮光滑凹凸不平,果形長方形,含糖量約8.5 ~ 9.5白利糖度,有機酸含量約0.22%,果肉柔軟,皮薄,耐貯運性差。
6.泰農格諾。:本產品屬於鳳山熱帶園藝實驗科,由密絲種和歪尾種兩個林種自然雜交而成。其果實呈紡錘形,果梗突出,果尖純凈,皮色和肉色金黃,果實大,厚收斂,皮薄光滑,肉質細,纖維少,糖度約8.6白利糖度,有機酸含量約0.27%。
7.酸種:又稱酸種,是臺灣省的原毒株。在過去,水果很小。近年來,由於幼苗變異,選擇了果形大、表皮光滑的品系。當它成熟時,皮膚呈暗黃色,這是酸的,不適合生食,它專門用於加工和利用。
-
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楊桃早年每年采收壹次,生產期集中在每年7-8次。此時正處於其他水果生產的旺季,市場競爭激烈。自實施生產期調整以來,它每年開花3-4次,而且由於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省內各地的生產期交錯,使其成為楊桃供應市場,壹年65,438+02個月,每個月都可以在這裏購買不同產區的水果。
-
收獲:
楊桃果形特殊,果殼突出,皮薄,果肉含水量高,采收時極易受損。因此,收獲後,需要格外小心地對待它。楊桃采收後果實品質變化不大,以7-9分鐘采收為宜。果實采收過早,品質差,澀味重,產量低。如果太早收獲,它有時會脫落,變得難以儲存和運輸。為了防止果蠅的危害,現在的方法是用手持剪刀從果柄上剪下水果,或者直接擰果柄摘下來。
-
功能:
楊桃酸、甜、平、無毒。水果營養豐富,用途廣泛。壹般除了鮮食還可以加工。新鮮食物富含維生素B1,B2,c .根據民間經驗,它可用於治療聲音嘶啞,喉嚨痛,醉酒,退火,發燒,生津,止渴,理氣,潤肺和利尿。根據中醫的傳說,新鮮的酸種子煮成茶可以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完整的飲料。除鮮食外,可加工成鮮汁或腌汁,也可制成果醬、酥餅罐頭或糖漬、醬或酒。幹燥後是蜜餞和冰品的原料。
-
選擇水果:
楊桃果實的品質除受品種特性影響外,還受地質、地形、氣候和果園栽培管理的影響。壹般根據果實的形狀、外觀和顏色,可以區分出果實形狀完整,無畸形、病蟲害,飽滿光滑,有重量感,顏色明亮透明,表皮微糯,成熟度為9~10分鐘。
大多數人吃楊桃,除了整個的,壹般都是切成星形片,看起來很漂亮。但是,由於楊桃排骨的邊緣粗糙,排骨中種子的蒴果堅韌,所以吃起來味道不好。吃的時候可以修壹下邊,切壹下排骨,把籽和膠囊取出來,吃起來更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