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高齡標誌著劉海粟“新自我”和“新藝術”的開始。這幅黃山圖有題詞:“浪落飛雪,峰臥白雲間。山的深度就像石頭的深度。秋初九,黃山潑彩畫,劉海粟八七歲。”其作品構圖深遠,大氣開闔,色彩潑辣,筆法瑰麗,是劉海粟輝煌時期的代表作。早在1927年,劉海粟在日本參加筆會畫山水畫時,就大膽地講了壹個關於“給水”的故事。1955所作《黃山白龍橋》畫已被潑墨。畫中山水用墨汁描繪,白龍橋下溪水濺白粉石綠。從此,劉海粟對這壹技法的探索更加完善,他的潑墨山水畫也日益獨特,溢出了壹片新天地。劉海粟晚年的潑墨畫更有才華。他大面積的潑墨潑彩,不自覺的使用了“後印象派”色塊線條的表現方法,但他不潑不寫。而是先用焦墨和粗墨筆勾勒出山川的骨架,再積墨渲染,或淡或濃,或點或刷,不足時再潑墨,潑墨不足則盡力,導致潑繪色。這張黃山的照片顯示了這些技巧的巧妙運用。它表現了光傳輸的感覺,雲的蒸騰,和黃山在夏光的光輝下豐富多彩的神奇天氣。畫面完全不知其筆力,潑墨設色的技巧發揮到極致。
1923年,郭沫若為劉海粟名作《九流十八流》即興作詩壹首,題目是:“藝術漢奸膽子大,不妨另辟蹊徑,嘗試創作奇畫。文筆如翻長江,多有欺。”高度贊揚了他的創新精神。1924年,吳昌碩看到劉海粟的國畫《燕子墓》,也是驚嘆不已:“海粟在上帝的幫助下畫出了這個。”劉海粟對中國畫創新的成功。六歲開始研究九成宮、神秘寶塔碑、麻姑仙壇。畫以雲南天的彩繪花卉為主,也靠近芥菜園。我年輕的時候得到康有為的親自教導,對筆墨的駕馭能力更勝壹籌。第二,師法自然。他十次登上黃山,浩瀚的山川、山峰、溝壑和千變萬化的煙雨晴嵐,給了劉海粟無窮的靈感,讓他覺得“以前黃山是我的老師,今天我是黃山的朋友”。另外兩次東歐之行,去北京,去南陽,足跡遍布世界,開闊了他的眼界。第三,西方與中國和諧相處。留學歸來的中國畫家劉海粟,成功地將西洋畫以最無縫的方式融入中國畫。他的潑墨畫法明顯是受油畫的啟發,但筆墨和構圖才是正宗的中國畫審美觀念。第四,理論積累厚。他有豐富的作品,包括《繪畫的真實解讀》、《中國繪畫六說》、《田村亭談藝術錄》、《黃山談藝術錄》、《劉海粟、石濤、後印象派藝術作品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作品。第五,膽識過人。1918年,他在美術雜誌上寫了壹篇刊物,打地板成功地發表了“拿破侖曾經說過壹句話,英雄的字典裏沒有難懂的詞”的口頭禪,他要“讓世界發光,推動世界各種文明的事業,與歐洲和西方國家競爭”。即使在國家危難之時,他仍用“勾勒出國家之悲痛,潑墨掃雲”的創作狀態,表現出對藝術不懈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