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的西暖閣位於養心殿,養心殿作為雍正皇帝的客廳,不可避免地被皇帝題寫。因為雍正帝是壹個非常勤政、兢兢業業、愛民如子的好皇帝,經常嚴於律己,所以西暖閣上會有壹塊牌匾。“勤政親德”代表了他的個人特點。他的勤奮和對人民的熱愛與以前的皇帝相比更加突出。每座宮殿上的匾額上的字都是皇帝自己題寫的,這不僅代表了他們對自己的期望,也代表了他們對權力的重視,壹種淩駕於他人之上的感覺,壹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關於故宮的牌匾,我最了解的壹點是,龍宗門牌匾上的箭頭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當時,由於安百裏教的叛亂,以及在乾隆皇帝的晚年,康幹的大繁榮已經被乾隆皇帝奪走,留下阿清王朝逐漸進入到嘉慶皇帝的晚年。1813年,嘉慶皇帝外出打獵,帶走了皇宮。當時局勢已經開始有點動蕩,政治腐敗非常嚴重。結果白蓮教知道宮裏空無壹人,要聯合太監分兩路進攻故宮,分別是東華門和西華門。當時西華門被白蓮教和宦官成功攻陷,東華門失敗。白蓮教沖進皇宮後,面臨的是進入內殿,但必須打開龍宗門才能進入內殿。門是太監關著的,想進去就得打開,但是不管用什麽方法都打不開,然後就壹直拖著。但後宮最精銳的部隊趕到,隨後白蓮教眾爭相逃跑。這兩個箭頭當時就留在了宗龍城門上,壹直保存到現在。過了兩天,叛軍全部被消滅,但這次真的是清朝的奇恥大辱。嘉慶皇帝回來後,非常生氣。大清國的兵擋不住幾個反賊。可見禁衛不嚴,清兵強弱。為了讓他們記住這壹恥辱,嘉慶帝下令宗龍城門上的箭不能拔,只是作為警告,這樣他們才能被允許。
對於故宮來說,這是壹座經歷了上百年的古都,很多歷史不仔細考察可能都記不起來了,但它千瘡百孔的城墻和地面告訴我們,這裏發生過很多事情,也許很多都是秘史,史書上沒有記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少有人聽過的歷史情節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