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白淑湘的藝術傳奇

白淑湘的藝術傳奇

說起芭蕾藝術在中國普通人心中的印象,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芭蕾是天鵝湖;說到《天鵝湖》,壹個永遠無法回避的主角是白淑湘。是她放飛了中國第壹只“白天鵝”。也是她,在《天鵝湖》之後,讓中國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中的“瓊花”形象深入人心。如今,雖然她已經70多歲了,但她優雅的動作和親切的談吐都顯示出壹個芭蕾舞藝術家的高貴氣質。

萌芽中的新中國芭蕾舞藝術。

芭蕾藝術誕生於西歐,但中國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來自蘇聯。以在英國主修芭蕾舞藝術的中國芭蕾舞先驅戴為代表的中國芭蕾舞藝術家,提出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同時,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訓練方法,特別是蘇聯芭蕾舞的訓練經驗。

1952年,為慶祝中蘇友好條約簽訂壹周年,蘇聯藝術代表團來華演出。由於舞臺條件有限,蘇聯芭蕾女王烏蘭諾娃作為代表團成員,在中國只表演了肖邦和舒曼編曲的小品《仙女們》中的圓舞曲和夜曲,卻令人嘆為觀止。1954期間,莫斯科音樂劇院訪問北京,帶來了芭蕾舞劇《天鵝湖》、歌劇《奔向風暴》、葉夫根尼·奧涅金等6個節目,在北京天橋劇院等場地演出。在那場轟動壹時的演出中,柴科夫斯基的經典音樂和“天鵝”們近乎完美的舞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芭蕾藝術也更加廣泛地進入了普通人的視野。正是從那壹年起,中國在蘇聯芭蕾舞專家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芭蕾舞教育。

演出後不久,中國成立了芭蕾舞教師培訓班,由蘇聯芭蕾舞專家奧·阿·伊琳娜授課。在此基礎上,1954年底,新中國第壹所職業舞蹈家搖籃——北京舞蹈學校成立。這壹年,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兒童團的小演員白淑湘幸運地進入了中國第壹所舞蹈學校。雖然當時條件很差,但老師在教學上還是壹如既往的認真。她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外國芭蕾、宮廷舞、歷史生活舞、文化課,希望有壹天能在自己心目中的芭蕾中扮演主角。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想不到,舞蹈學校的第壹批老師就是從北京的壹個四合院裏培養出來的。在香拜特胡同,從各個舞團調來的學員,在半年內奇跡般地完成了蘇聯舞蹈學校1到6級的教學大綱,並且全部通過了嚴格的考試。許多學生除了睡覺和吃飯,整天都呆在教室裏。強烈的求知欲和無私的學習動力是非常可貴的。伊琳娜也不愧為壹個嚴格而有經驗的老師。她的言傳身教讓學生們始終保持著學習和工作的熱情。

除了伊琳娜,V.I卓別林、皮埃爾·安·古謝夫等多位蘇聯芭蕾舞蹈專家也相繼來到中國,應邀在此授課。他們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老師和學生都從中受益匪淺。他們在實習創作中發現有些學生舞蹈動作很差,於是想盡辦法給學生加了各種舞蹈課。

在蘇聯老師的指導下,舞蹈學校和壹些表演團體創作了幾十部中小型舞蹈作品。兩個編導班的班主任沈皛同誌和擔任翻譯的朱立人、王祖禹同誌,在四年多的教學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生活既緊張又愉快。大家都很親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那種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和努力學習的勁頭,至今仍令人振奮和鼓舞。

中國第壹只“白天鵝”的起飛

到北京舞蹈學校不久,古謝夫就開始指導中國第壹批芭蕾舞演員排練大型舞劇,排練的劇目是《天鵝湖》。對珍珠很有眼光的古塞夫從六七個主角中選擇了白淑湘。其實從身體狀況來說,白淑湘的腰腿不夠軟,身材又比較高,這給她完成芭蕾動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然而,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這些缺陷。每天下課,她都要練壹會兒,她總是最後壹個走出訓練室。逢年過節,她放棄休息,整天在練功房裏單調重復同壹個動作,陪伴她的只有練功的大鏡子。

《天鵝湖》中有壹個高難度動作,要求演員用壹條“主腿”原地踮腳、腳掌起落,另壹條“動力腿”擺動,身體要360度旋轉,要連續旋轉32次。為了達到原地旋轉不動的姿勢,白淑湘用四把椅子圍住自己,不停地轉圈。有多少次他摔倒了又爬起來練習,腿被椅子擦傷了。在臺上的32圈裏,白淑湘不得不在臺下壹口氣練習轉70多圈。我的腳趾甲都不知道磨掉多少次了。練習完後,我脫下舞鞋,舞鞋上經常沾滿鮮血。憑借這種非凡的毅力,白淑湘終於成功地連續轉了32圈。

6月30日,1958,《北京舞蹈學院天鵝湖》在天橋劇場首演。當大幕拉開時,白淑湘作為“白天鵝”奧傑塔完美準確的動作、嫻熟優雅的舞姿、活潑的節奏和矯健的身材贏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8歲的白淑湘成功了!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白天鵝”!激動的觀眾湧向舞臺,向演員們獻上了許多鮮花。觀看演出的中央領導周恩來、陳毅走上舞臺,向她表示熱烈的祝賀和鼓勵。周總理親切地說:“從事芭蕾舞藝術,要不斷提高技術,精益求精,成為這方面的專家。”這句話壹直激勵著白淑湘的壹生。

這次演出的版本相當復雜。第二幕和第四幕屬於1895俄羅斯導演伊萬諾夫和佩蒂帕的版本和風格。前言,第壹,第三幕和結語是布爾梅斯捷的版本,其中壹些部分已被古謝夫新處理。為了區別於其他國家的風格,培養中國的編導和師資,古謝夫專門組織了李成祥、王詩琪、李成連、張旭、吳福康參與該劇舞蹈片段的編導和排練。無論從藝術水平、芭蕾技巧的難度還是演出的規模來看,這部作品的演出都堪稱新中國芭蕾藝術的壹次“起飛”,而且,“白天鵝”在中國的起飛,如果從舞蹈教師培訓班開始,也只經歷了四個春天。《天鵝湖》之後,來自中國和蘇聯的芭蕾舞藝術家繼續排練《海霞》和《吉賽爾》兩部傳統芭蕾舞劇,這兩部作品都很快完成,白淑湘自然又扮演了壹個角色。

1959年底,經文化部批準,新中國第壹個專業芭蕾舞團——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正式成立,承擔繁榮中國芭蕾舞藝術,配合舞蹈學校教學實踐,培養演員的任務。

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女兵》亮相。

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1964,白淑湘經歷了芭蕾生涯的黃金階段。《天鵝湖》之後,中國開始排演大量經典芭蕾舞劇。白淑湘在近10部古典芭蕾劇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早在1950,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就上演了大型芭蕾舞劇《和平鴿》。這是新中國第壹代芭蕾舞藝術家以芭蕾的形式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壹次嘗試。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有積極意義。後來,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中國芭蕾舞團在沿襲蘇聯戲劇芭蕾的文學創作方法的基礎上,開始了傳統舞劇的實踐。比如李成祥等人執導的《美人魚》,就是“試圖通過《美人魚》的創作,為中國舞劇的發展做壹些實驗,探索建立壹種新的舞劇體系——中國古典舞與西方芭蕾相得益彰的體系”。然而,中國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芭蕾舞劇是《紅色娘子軍》,這是中國芭蕾舞的象征。

1962年,為刻畫《紅色女兵》中的形象,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由6名導演和5名主演組成,赴海南屯昌某解放軍部隊進行為期壹個半月的生活體驗。沒想到,當《紅色娘子軍》看完,請相關領導審閱時,壹位領導看完說:“氣質不夠。臺灣的‘夫人’不見‘軍’,手裏拿著‘火棍’!”超過100名演員和表演者加入了又壹個半月的軍隊。回來後再玩壹次,氣質明顯變了。

196210年6月舉行的廣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會上,芭蕾舞劇《紅色女兵》亮相。當時正在廣州演出的古巴芭蕾舞團的演員們看完之後,都激動地跑上舞臺,擁抱來自中國的演員。在後來的座談會上,古巴著名芭蕾舞演員艾麗西婭·阿隆索(Alicia Alonso)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連連稱贊:“芭蕾史上第壹次出現了持刀持槍的腳尖舞,太精彩了。妳太厲害了!”已經與白淑湘有過交集的阿朗索曾於1961和1964兩次率領古巴國家芭蕾舞團訪華。當時眼睛都快瞎了,她還堅持上臺,女兒在側臺上小聲說方向表演。阿朗索後來說,她記得最清楚的是來自中國的同事白淑湘。"我們已經失去聯系很多年了,我們特別希望能見到老朋友。"

隨著紅色女兵的出現,中國芭蕾舞團從此被習慣性地稱為“紅天鵝”。在《紅色娘子軍》演出之前,芭蕾在中國觀眾眼中只是壹種“舶來品”藝術,而《紅色娘子軍》則以芭蕾的形式展現了中國革命的宏大場景。壹上演就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從貴族的“白色芭蕾”到革命的“紅色芭蕾”的轉變,不僅是出於壹種現實的需要,更是壹種信仰的追求。白淑湘塑造的中國勞動婦女、紅軍指揮員“吳瓊花”這壹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光芒四射,深入人心。直到今天,《紅色娘子軍》這種融合了西方芭蕾和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仍能引起許多人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