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特點;鼓勵預習;習慣培養;監督和評估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語言學習諸多環節中的第壹個環節。在傳統教學中,預習往往是老師布置的課後作業,其目的只是為了讓學生在下壹節課上理解教學內容。由於小學生預習能力不足,教師很難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和預習作業的完成情況,因此預習教學效果較差。
筆者認為,預習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如果教師能以學生為主體,找到適合學生的預習方法,必將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從思考開始,思考從懷疑開始。只有懷疑,思考,和求知欲。毫無疑問,預習是壹個重要而必要的教學環節。那麽,教師如何在教學指導中授人以魚,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呢?
壹,鼓勵學生課前預習
小學英語教師應樹立為學生終身學習服務的理念。小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對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搭建這座橋梁,為他們的初中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預習可以讓英語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的自信心倍增,這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師要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前英語預習的重要性,預習對英語課文理解的意義。
1.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掃除知識障礙。
預習可以解決問題,消除課堂學習中的知識障礙。新的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要針對課文內容安排壹些預習題,通過這些題讓學生準備相關知識。
課前預習可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舊概念的記憶,掃除新課學習中的知識障礙,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集中學生註意力,提高聽說效率。
預習可以集中學生註意力,提高課堂聽力效率。學生預習課文後再聽課,學習的積極性和目的性往往會更強。事實上,學生的預習時間是有限的,個人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預習中把課本的內容都學完,總會有壹些不明白的地方,從而提高學習的目的。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才能提高求知欲望。預習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
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記憶效率。學生在預習課文時,經過了獨立思考的階段,對知識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在課堂上聽了老師的講解後,會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通過讓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教師可以加強學生新舊知識的比較和聯系,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苦與樂,體會到成功與失敗,讓他們有恒心和嚴謹細致的學習作風。預習可以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增強學習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自學能力。
二、如何引導小學生課前預習英語
1.更改預覽時間的設置
傳統的預習活動放在課後,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際上,學生可能因為課業負擔重,沒有多余的時間預習,或者因為懶惰,不願意預習,預習效果不理想。教師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的初始階段,就應該把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壹項教學任務放在首位。
第壹,在集體預習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
第二,學生的課堂預習活動要有老師現場指導和監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向老師咨詢。當然,教師的引導並不意味著教師直接給學生充分的暗示,而是為學生指出解決問題的方向。
第三,課堂預習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預習壹定要在課堂上完成,保證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節省時間。
第五,教師需要把預習作為壹項教學任務來完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堅持。只有師生重視預習活動,才能堅持下來,學生才能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預習的最終目的。當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良好的英語預習習慣時,他們就會具備壹定的自我預習和自學能力。當學生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感受到預習的諸多好處,自然就能有意識地在課前預習英語課文。
2.選擇合適的預覽方法
課前,學生要明確預習的任務和目標,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預習的初始階段,應著重於詞匯、句子的認知和語法現象的感知。詞匯學習包括單詞發音、單詞拼寫、單詞和短語定義。教師可以通過對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分析歸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壹些發音規律和構詞規律,記憶單詞和短語。
句子認知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梳理分支,然後通過分析詞類、句子成分等基本句子結構來理解句子的意思。對於壹些語法現象,教師可以通過現象本身讓學生感知本質,再通過師生間的講解或討論來感知句子內部,使感知變得深刻、全面、系統,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和學習能力的逐步發展,預習任務的安排可以由易到難逐步完善。學生要根據課堂教學進度和老師布置的預習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習計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積極思考,大膽質疑,預習過程中做預習筆記,通讀相關語言材料,了解語言材料的中心內容,理解課文的上下文和作者的感受,先標記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單詞和短語,再聯系自己的語言環境(語境)猜測意思,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英語學科的預習特點
英語預習大致可以分為閱讀預習、語法預習、聽力預習、單詞預習、作文預習等。不同課時有不同的預習方法和模式。
1.Word預覽
在教師教學生閱讀和解釋單詞之前,教師通過拼寫規則、查找詞匯表或在線搜索來指導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的意思。最好是通過上下文來猜測詞義。對於重要的動詞和名詞,可以先查字典,找出其相關的動詞搭配、短語搭配、引申意義或派生詞。
2.聽力預習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聽之前對問題和答案進行透徹的分析。如果有人問這個女人是誰?學生在聽的時候,會特別註意女人的回答。
3.發音預覽
在做聲音辨別題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先選擇正確的答案,然後再總結。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選擇答案,還要總結發音的類型和規律;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弱點,把這些問題帶到課堂上,提高課堂效率。
4.閱讀預覽
教師註重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掌握文章的關鍵詞和重要細節。學生要做的是根據課後的問題或者老師設置的問題進行思考,不僅要思考問題的答案,還要思考答案中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文章中的疑點。
5.語法預覽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聽老師講解某個語法點之前,通過閱讀語法書籍等資料,對這種語法現象有壹個初步的了解,或者對文章中的語法現象進行分析。
6.作文預覽
教師應在教師講解前指導學生檢查和修改作文,通讀文章,回憶自己的寫作思路和寫作中遇到的詞匯或語法困難,以便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進行分析比較,提高個人寫作水平。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在合作中預習。
在形成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受原有知識儲備的影響,學生的能力差異很大。有的同學能力很強,不僅能獨立預習,還能很好地記錄和表達知識的獲取過程;有的同學基礎知識紮實,能獨立閱讀。有些同學基礎非常薄弱,無法獨立備考。
(1)壹對壹合作
為了鼓勵基礎薄弱的學生參與並順利預習,筆者引導學生合理開展合作預習,有利有弊。教師要在壹對壹的合作中處理好壹些細節,讓壹對壹的合作預習成為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團結意識的土壤。同時,教師要註意避免後進生的惰性。
(2)小組合作
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可以在現有能力範圍內通過自己的思考獨立解決;有些問題超出了學生的能力,無法獨立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合作來解決。
如果學生面對的是長時間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預習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組成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討論,利用集體的力量解決難題。合作預習法適用於各個層次的學生,不僅有利於學困生和中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有利於尖子生的培養。
第四,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前預習英語的習慣
監督、鼓勵和評價是鼓勵學生預習的好方法。
1.及時監督學生的英語預習。
小學生容易出現學習偷懶的現象,教師必須在課前及時檢查學生的英語預習,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而監督激勵的方法尤為重要。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特別註重督促和鼓勵。檢查的方式有:查閱學生預習筆記,問幾個問題讓學生書面回答,課堂提問等等。無論采用哪種形式,老師都要在檢查後對學生的預習進行評價,以促進下壹次預習。
起初,作者主要利用早讀課和課間時間,有針對性地親自監督、指導或批評學生,教育和批評懶人並責令其完成。當學生預習習慣基本形成後,作者安排小組長進行課前檢查。在課堂上,作者通過提問和學生討論回答的方式,對學生在預習中不能理解或解決錯誤的問題進行指導,為學生掃除障礙。老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檢查預習情況,互相幫助,讓學生自然養成良好的英語預習習慣。
2.及時評估和鼓勵預習結果。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重視評價導向,通過壹個點頭、壹個微笑、壹句口頭表揚,給進步的學生以信心和動力。尤其是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預習可以將學生推向壹個全新的知識領域。通過預習,讓學生感受、體會、收獲、提問更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和提問的喜悅,從而自信、積極地參與課堂。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總之,課前預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開始,是教學中關鍵和基礎的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預習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效率的高低。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進行課前預習。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預習重在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預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自學、理解和概括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他們以後的中學、大學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