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命令的作用是將給定的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另壹個文件或目錄,這個功能和MSDOS下的copy命令壹樣強大。
語法:cp [Options]源文件或目錄目標文件或目錄
描述:此命令將指定的源文件復制到目標文件,或將多個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目錄。
-r如果給定的源文件是壹個目錄文件,cp將遞歸地復制這個目錄中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
Mv命令
用戶可以使用mv命令來重命名文件或目錄,或者將文件從壹個目錄移動到另壹個目錄。這個命令就像MSDOS下ren和move的組合。
語法:mv [Options]源文件或目錄目標文件或目錄
Rm命令
這個命令的功能是刪除壹個目錄中的壹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它還可以刪除目錄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
rm命令的壹般形式是:
RM[選項]文件…
如果不使用-r選項,Rm不會刪除目錄。
該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f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r指示rm遞歸刪除參數中列出的所有目錄和子目錄。
Vi命令
插入模式
按“I”切換到插入模式“插入模式”。按“I”進入插入模式後,文檔將從光標當前位置開始輸入。
按“A”進入插入模式後,將從當前光標所在的下壹個位置輸入文本。
按“O”進入插入模式後,會插入新的壹行,並從該行的開頭輸入文本。
從插入模式切換到命令行模式
按“ESC”
尋找角色
/Keyword:先按/鍵,然後輸入要查找的字符。如果妳第壹次找到的關鍵詞不是妳想要的,妳可以繼續按“n”在後面找到妳想要的關鍵詞。
「?關鍵詞":點擊"?”鍵,然後輸入您要查找的字符。如果妳第壹次找到的關鍵詞不是妳想要的,妳可以壹直按“n”來找到妳想要的關鍵詞。
離開vi
“Q”:按“Q”表示退出。如果不能離開vi,可以在“Q”後面加壹個“!”被迫離開vi
“qw”:壹般建議離開時和“W”壹起使用,這樣可以在退出時保存文檔。
Mkdir命令
功能:創建壹個目錄(類似MSDOS下的md命令)。
語法:mkdir [options]目錄名
描述:該命令創建壹個名為dir-name的目錄。創建目錄的用戶需要在當前目錄(dir-name的父目錄)中具有寫權限,並且dirname不能是當前目錄中的現有目錄或文件名。
命令中每個選項的含義是:
-p可以是路徑名。此時,如果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使用該選項,系統將自動創建那些不存在的目錄,即壹次可以創建多個目錄。
Cd命令
功能:改變工作目錄
語法:CD[目錄]
描述:此命令將當前目錄更改為目錄指定的目錄。如果沒有指定目錄,則返回到用戶的主目錄。為了更改到指定的目錄,用戶必須具有指定目錄的執行和讀取權限。
Ls命令
功能:列出目錄的內容。該命令類似於DOS下的dir命令。
語法:ls[選項][目錄或文檔]
對於每個目錄,該命令將列出其中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對於每個文件,ls將輸出其文件名和其他所需的信息。默認情況下,輸出條目按字母順序排序。如果沒有給出目錄名或文件名,則顯示當前目錄的信息。
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a顯示指定目錄中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c按文件修改時間排序。
-t按修改時間(最近的優先級)顯示,而不是按名稱顯示。如果文件同時被修改,它們將按字典順序排列。修改時間取決於是否使用C或U top選擇。默認時間戳是上次修改時間。
Tar命令
Tar可以為文件和目錄創建歸檔。使用tar,用戶可以為特定文件創建文件(備份文件),更改文件中的文件,或者向文件中添加新文件。Tar最初用於在磁帶上創建文件。現在,用戶可以在任何設備上創建文件,比如軟盤。使用tar命令,可以將很多文件和目錄打包成壹個文件,這對於備份文件或者將幾個記錄組文件制作成壹個文件進行網絡傳輸非常有用。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
語法:tar[主選項+次選項]文件或目錄。
使用這個命令時,主要選項是必需的,它告訴tar要做什麽,次要選項是輔助和可選的。
主要選項:
-c創建新的歸檔文件。如果用戶想要備份目錄或某些文件,請選擇此選項。
-x從歸檔文件中釋放文件。
-f使用存檔文件或設備,通常需要此選項。
-v詳細報告tar處理的文件信息。如果沒有這個選項,tar不會報告文件信息。
-z使用gzip壓縮/解壓縮文件。使用此選項,可以壓縮存檔文件,但在還原時也必須使用此選項解壓縮。
對文件或目錄的訪問
Linux系統中的每個文件和目錄都有訪問權限,用來決定誰可以以什麽方式訪問和操作文件和目錄。
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只讀、只寫和可執行。以壹個文件為例。只讀權限意味著只允許您讀取其內容,但禁止您對其進行任何更改。可執行許可意味著文件被允許作為程序執行。文件創建後,文件所有者自動擁有對文件的讀、寫和可執行權限,以便於文件的讀取和修改。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對任何組合的訪問權限。
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可以訪問文件或目錄:文件所有者、組用戶和其他用戶。所有者通常是文件的創建者。所有者可以允許同壹組中的用戶訪問文件,也可以將文件的訪問權限授予系統中的其他用戶。在這種情況下,系統中的每個用戶都可以訪問該用戶擁有的文件或目錄。
每個文件或目錄有三組訪問權限,每組用三位數字表示,分別是文件所有者的讀、寫、執行權限;與所有者同組的用戶的讀、寫、執行權限;系統中其他用戶的讀、寫和執行權限。當使用ls -l命令顯示文件或目錄的詳細信息時,最左邊的列是文件的訪問權限。
例如:
$ ls -l sobsrc。tgz
-rw-r–r–1 root root 483997 ju 1 l5 17:3l sobsrc。tgz
水平線代表壹個空的許可證。r代表只讀,w代表寫,x代表可執行。註意,這裏有10個位置。第壹個字符指定文件類型。在通常意義上,目錄也是壹個文件。如果第壹個字符是壹條水平線,它意味著壹個非目錄文件。如果是D,就代表壹個目錄。
例如:
-rw-r–r–
普通檔案檔案主組用戶其他用戶
是文件sobsrc.tgz的訪問權限,表示sobsrc.tgz是普通文件;sobsrc.tgz的所有者擁有讀寫權限;與sobsrc.tgz的所有者同組的用戶只有讀取權限;其他用戶也只有讀取權限。
Chmod命令
chmod命令對於更改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非常重要。用戶使用它來控制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
該命令有兩種用途。壹種是包含字母和運算符表達式的文本設置方法;另壹種是用數字設置數字的方法。
文本設置方法
chmod[who][+|-| =][模式]文件名
命令中每個選項的含義是:
操作對象可以是下列任意壹個字母或其組合:
u代表“用戶”,即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
g代表“組用戶”,即與文件所有者具有相同組ID的所有用戶。
o代表“其他用戶”
a代表“所有用戶”。這是系統默認值。
操作符號可以是:
+添加權限。
-撤銷許可。
=授予給定權限,取消所有其他權限(如果有)。
設置模式表示的權限可以是以下字母的任意組合:
r可讀
w可寫
x可執行文件
僅當目標文件對於某些用戶是可執行的或者目標文件是壹個目錄時,附加x屬性。
s在執行文件時將進程的所有者或組ID設置為文件的所有者。模式“U+S”設置文件的用戶ID位,“G+S”設置組ID位。
t將程序文本保存到交換設備。
u擁有與文件所有者相同的權限。
g與文件所有者同組的用戶擁有相同的權限。
o擁有與其他用戶相同的權限。
文件名:以空格分隔的文件列表,這些文件的權限將被更改。支持通配符。
可以在命令行中給出多個權限模式,用逗號分隔。
比如:chmod g+r,o+r例子。
使同壹個組和其他用戶擁有對文件示例的讀取權限。
Chgrp命令
功能:改變文件或目錄所屬的組。
語法:chgrp [options]組文件名
該命令更改指定文件所屬的用戶組。其中group可以是/etc/group文件中用戶組的用戶組ID或組名。文件名是以空格分隔的要更改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如果用戶不是文件的所有者或超級用戶,則不能更改文件的組。
該命令每個選項的含義是:
-R遞歸地更改指定目錄及其下所有子目錄和文件的成員身份。
Chown命令
功能:改變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和組。這個命令也很常見。例如,根用戶將他自己的壹個文件復制給用戶xu。為了讓用戶xu訪問該文件,root用戶應該將該文件的所有者設置為xu,否則,用戶xu不能訪問該文件。
語法:chown [Options]用戶或組文件
描述:chown將指定文件的所有者更改為指定的用戶或組。用戶可以是用戶名或用戶ID。組可以是組名或組ID。文件是要更改權限的文件列表,用空格分隔。支持通配符。
該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R遞歸地更改指定目錄及其下所有子目錄和文件的所有者。
-v顯示chown命令的作用。
Passwd命令
為了系統安全,Linux系統中的每個用戶不僅有自己的用戶名,還有對應的用戶密碼。因此,在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時,還需要使用passwd命令為每個新添加的用戶設置密碼;用戶可以在將來隨時使用passwd命令更改他們的密碼。
該命令的壹般格式為:passwd[用戶名],其中用戶名是需要更改密碼的用戶名。只有超級用戶可以使用“passwd username”修改其他用戶的密碼,普通用戶只能使用不帶參數的passwd命令修改自己的密碼。
該命令的用法如下:
輸入密碼
在新密碼:提示符下輸入新密碼(此密碼在屏幕上不可見):
系統會提示您再次輸入新密碼。
蘇命令
它允許壹個普通用戶擁有超級用戶或其他用戶的權限,也允許超級用戶作為普通用戶做壹些事情。普通用戶在使用該命令時必須擁有超級用戶或其他用戶的密碼。如果妳想保留當前用戶的身份,妳可以按退出鍵。
該命令的壹般形式是su[選項][用戶帳戶]。
描述:如果沒有指定用戶帳戶,系統默認值為超級用戶root。該命令中選項的含義是:
-c在執行命令後結束。
-添加這個減號的目的是使環境變量與要轉換的用戶相同。
-m保持環境變量不變。
關閉命令
shutdown命令可以安全地關閉或重新啟動Linux系統,並在系統關閉之前向系統上的所有登錄用戶提示壹條警告消息。該命令還允許用戶指定壹個時間參數,可以是壹個精確的時間,也可以是從現在開始的壹段時間。精確時間的格式是hh:mm,表示小時和分鐘;時間段用“+”和分鐘表示。系統執行該命令後,會自動同步數據。
該命令的壹般格式為:shut down[options][time][warning message]命令中每個選項的含義是:
-k並沒有真的關機,只是給所有用戶發壹個警告信息。
-r關機後立即重啟。
-h關機後不要重啟。
-f快速關機,重啟時跳過fsck。
-n快速關閉,沒有初始化程序。
-c取消已經運行的關閉。
需要註意的是,該命令只能由超級用戶使用。
自由命令
free命令的作用是檢查當前系統內存使用情況,顯示系統中剩余和使用的物理內存和交換內存,以及* * *共享內存和內核使用的緩沖區。
該命令的壹般格式為:free [-b | -k | -m]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b以字節顯示。
-k以k字節為單位顯示。
-m以兆字節為單位顯示。
測向命令
功能: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情況。您可以使用此命令來獲取信息,如硬盤占用了多少空間,以及當前還剩多少空間。
語法:df[選項]
描述:df命令可以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I節點和磁盤塊的使用情況。
該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a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包括0塊文件系統,如/proc文件系統。
-k以k字節為單位顯示。
-i顯示I節點信息,而不是磁盤塊。
-t顯示每個指定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杜命令
du的英文原意是“disk usage”,意思是顯示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功能:統計目錄(或文件)占用的磁盤空間大小。
語法:du[選項][名稱…]
描述:該命令分步進入指定目錄的各個子目錄,並顯示該目錄占用文件系統數據塊(1024字節)的情況。如果沒有給出名稱,則計算當前目錄。
該命令選項的含義如下:
-s僅給出每個Names參數占用的數據塊總數。
日期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該命令的壹般格式為:date[選項]顯示時間格式(以+開頭,後跟格式)。
日期設置時間格式
命令中選項的含義如下:
-s datestr,-set datestr設置datestr描述的日期。
註意:只有超級用戶有權用date命令設置時間,普通用戶只能用date命令顯示時間。
ifconfig
功能
Ifconfig用於在超級用戶的權限下查看和更改網絡接口的地址和參數,包括IP地址、網絡掩碼和廣播地址。
格式
ifconfig-接口[選項]地址
主要參數
-interface:指定的網絡接口名稱,如eth0和eth1。
啟動:激活指定的網絡接口卡。
關閉:關閉指定的網絡接口。
Address:設置指定接口設備的IP地址。
網絡掩碼地址:設置接口的子網掩碼。
應用程序描述
Ifconfig是壹個命令行工具,用於設置和配置網卡。為了手動配置網絡,這是壹個必須掌握的命令。使用該命令的優點是不需要重啟機器。
要分配eth0接口IP地址207.164.186.2並立即激活它,請使用以下命令:
#fconfig eth0 210.34.6.89網絡掩碼255.255.255.128
該命令的作用是設置網卡eth0的IP地址、網絡掩碼和本地廣播地址。如果運行不帶任何參數的ifconfig命令,該命令將顯示機器所有活動接口的信息。將命令與“-a”參數配合使用時,可顯示所有接口的信息,包括未激活的接口。請註意,使用ifconfig命令配置的網絡設備參數將在機器重新啟動後丟失。
如果要暫停網絡接口的工作,可以使用down參數:
#ifconfig eth0關閉
netstat
功能
檢查整個Linux網絡狀態。
格式
netstat[-accefhilmnnoprstuvvwx][-A][–IP]
主要參數
-a–all:顯示所有連接中的套接字。
-l–listening:顯示受監視的服務器的套接字。
-n-numeric:不通過域名服務器直接使用IP地址。
-p–programs:顯示正在使用的套接字的程序ID和程序名。
-t–TCP:顯示TCP傳輸協議的連接狀態。
-u–UDP:顯示UDP傳輸協議的連接狀態。
-apn查看開放端口
應用示例
Netstat主要用於Linux檢查自己的網絡狀態,比如打開的端口,它在為哪些用戶服務,以及服務的狀態。此外,它還顯示系統路由表、網絡接口狀態等。可以說是壹款全面的網絡狀態查看工具。默認情況下,netstat只顯示已經建立連接的端口。如果您想在監聽狀態下顯示所有端口,只需使用-a參數:
#netstat -a
lsof
功能
顯示系統打開的文件。
格式
lsof〔選項〕文件名
主要參數
Lsof -a:表示僅當兩個參數都必須滿足時才顯示結果。
Lsof -c string:顯示包含命令列中指定字符的進程的所有打開文件。
Lsof -u username:顯示用戶進程打開的文件。
Lsof -g gid:顯示gid的進度。
Lsof +d /DIR/:顯示目錄中進程打開的文件。
Lsof +D /DIR/:同上,但會搜索目錄下的所有目錄,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
顯示指定文件描述符的進程。
Lsof -n: IP不會轉換為主機名,默認情況下不會添加-n參數。
Lsof -i:用於顯示合格的流程。
Lsof -i:port:查看端口上運行的程序。
例如,檢查在端口22上運行的程序#lsof -i:22。
遠程登錄
功能
Telnet意味著打開壹個終端會話並登錄到遠程主機。Telnet是壹個Linux命令和壹個協議(遠程登錄協議)。
格式
telnet[-8 adecefklrx][-b][-e][-k][-l][-n][-s][-x][主機名IP地址;]
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縮寫)
功能
用於遠程文件傳輸的Ftp命令。Ftp是ARPANet的標準文件傳輸協議,而這個網絡是Internet的前身,所以FTP既是協議又是命令。
格式
Ftp [-dignv][主機名IP地址]
應用程序描述
Ftp命令是標準文件傳輸協議的用戶界面,是在TCP/IP網絡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的壹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它允許用戶傳輸ASC文件和二進制文件。為了使用ftp傳輸文件,用戶必須知道遠程計算機上的合法用戶名和密碼。該用戶名/密碼組合用於確認ftp會話,並確定用戶對要傳輸的文件具有何種訪問權限。此外,用戶需要知道進行ftp會話的計算機名稱的IP地址。
用戶可以使用ftp客戶端程序連接到另壹臺計算機;可以在目錄中上下移動,列出目錄的內容;您可以將文件從遠程計算機復制到本地計算機;您也可以將文件從本地機器傳輸到遠程系統。有72個ftp內部命令,以下是主要的內部命令:
Ls:列出遠程機器的當前目錄。
Cd:更改遠程機器上的工作目錄
Lcd:更改本地機器上的工作目錄
關閉:終止當前ftp會話。
Get(mget):將指定的文件從遠程機器傳輸到本地機器。
Put(mput):將指定的文件從本地機器傳輸到遠程機器。
退出:斷開與遠程機器的連接並退出ftp。
途徑
功能
路由是指手動生成、修改和查看路由表。
格式
# route[-add][-net |-host]targetaddress[-net mask Nm][dev]If]
# route[-delete][-net |-host]targetaddress[Gw Gw][-net mask Nm][dev]If]
主要參數
-add:添加路線。
-delete:刪除路線。
-net:路由到達網絡,而不是主機。
-host:路由到達了壹個主機。
-netmask Nm:指定路由的子網掩碼。
Gw:指定路由的網關。
[dev]If:強制路由鏈指定壹個接口。
應用示例
Route命令用於查看和設置Linux系統的路由信息,實現與其他網絡的通信。要實現兩個不同子網之間的通信,需要連接兩個網絡的路由器或位於兩個網絡中的網關。
在Linux系統中,通常設置路由是為了解決以下問題:Linux系統在局域網中,局域網中有網關,可以讓機器訪問互聯網,所以需要將本機的IP地址設置為Linux機器的默認路由。使用以下命令添加默認路由:
路線添加0 . 0 . 0 . 0 192.168.1.1
頂端
功能
top命令用於顯示正在執行的程序進程,權限為所有用戶。
格式
top [-] [d延遲] [q] [c] [S] [s] [i] [n]
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間隔,以秒為單位計算。
問:更新沒有任何延遲。如果用戶擁有超級用戶,top命令將以最高優先級執行。
c:顯示進程的完整路徑和名稱。
I:不顯示任何空閑或僵屍行程。
n:顯示更新次數,完成後將退出頂部。
解釋
Top命令是Linux系統管理的壹個主要命令,通過它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在這裏,我們將解釋圖1給出的信息。
下面列出了詳細的解釋。
PID(進程ID):進程標識號。
用戶:流程責任人的用戶名。
PR:流程的優先級。
NI:流程的優先級值
VIRT:進程占用的虛擬內存值。
RES:進程占用的物理內存值。
SHR:進程使用的* * *共享內存值。
S:進程的狀態,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運行,Z表示死狀態,N表示進程的優先級值為負。
%CPU:該進程占用的CPU使用率。
%MEM:該進程占用的物理內存和總內存的百分比。
Time+:該進程自啟動以來占用的總CPU時間。
Command:進程啟動的啟動命令的名稱。如果這壹行無法顯示,該進程將有壹個完整的命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