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新加坡獨立時,李光耀為何堅持將英語定位為國語?

新加坡獨立時,李光耀為何堅持將英語定位為國語?

1965 8月9日上午10時,新加坡電臺突然廣播了壹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身份宣布新加坡獨立。這是壹個非常悲傷的時刻,李光耀在晚年承認這是他壹生中最大的挫折。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

有些國家原本是獨立的,有些國家為獨立而戰,新加坡的獨立是強加給他們的。每當我們回顧簽署協議將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那壹刻,我們總是感到痛苦。我從未如此悲傷過。分離已經成為現實,我辜負了很多人。?

新加坡剛剛獨立的時候,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約為200萬,其中75%以上是中國人(今天仍超過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剛剛達到450美元。更糟糕的是,新加坡很小,甚至連淡水都需要進口。這有多好?李光耀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去中國。他關閉了傳播中國文化的南洋大學,並將官方語言從中文改為英文。

在李光耀看來,中文有壹個很大的困擾,那就是非常難學,而英語是國際社會的通用語言。2013年8月出版的《李光耀的世界觀》(李光耀著)壹書中有這樣的話。我們還通過語言與世界其他地方保持聯系。幸運的是,過去是英國統治了新加坡,它留下了英語。如果新加坡像越南壹樣被法國統治,我們必須忘記法語,學習英語才能跟上世界。這肯定是壹個非常痛苦和艱難的變化。?

新加坡剛剛獨立時,中華總商會的代表組織了壹個代表團遊說李光耀,希望將中文作為新加坡的國語。李光耀直接拒絕了,並對他們說:妳們得先把我打倒。?李光耀廢除中文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他認為新加坡的發展必須向對岸開放並吸引外國資本。

李光耀充分意識到新加坡太小,自然資源極其匱乏。使這樣壹個國家強大的唯壹途徑是創造壹個有利於商業的環境,吸引外國商人直接投資。李光耀和他的助手們盡力吸引外國投資,並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李光耀從制造業開始發展經濟。1968年,句容工業區成立,並建立了幾個輕工業基地,以吸引外資並給予外國企業許多優惠政策。在短短的10年裏,新加坡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電子產品出口國。數據顯示,從1960到1983,新加坡GDP的年均增長率高達9.0%,是同期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壹。

新加坡崛起了,從壹個名不見經傳的亞洲小國?亞洲四小龍?壹個。李光耀認為廢除中文對新加坡的發展意義重大,或者說是壹個極其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