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控股:國內最大PTA生產商期貨投機巨虧或破產。2008年7月7日,10,09:01強行接管10萬多噸期貨的PTA多頭最終失敗。本報記者了解到,國內最大的PTA(精對苯二甲酸)生產商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3月,由於經營不善,資金鏈壹直極為緊張。如果未來幾周無法籌集到緊急資金,華聯三鑫將被迫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高山奶糖制造商向各大超市發出通知,要求下架三種奶味甜糯糖果…
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證實,華聯三鑫是今夏逆勢做多PTA期貨0809合約的絕對主力。由於誤判形勢,華聯三鑫在9月份被迫接受了巨額期貨報價,涉及金額至少十億元。
突如其來的資金緊張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華聯三鑫的四大股東在“十壹”期間進行了緊急磋商,試圖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年度願景:建立世界壹流的
浙江華聯三鑫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3月,是由華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36)、浙江展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嘉柏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特大型石化企業,公司主要從事PTA的生產和銷售。
華聯三鑫成立之初就有遠大的願景。公司計劃投資6543.8+00億元,希望通過3-5年的建設和發展,將公司建設成為世界級的PTA生產基地,年產PTA產能超過2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6543.8+05億元。
2005-2006年,全球聚酯行業迎來大擴張。作為生產聚酯的原料,PTA的市場需求也隨之激增,價格也壹路走高。看到PTA生產的利潤相當豐厚,國內掀起了PTA生產基地的投資熱潮。
當時有多家制造企業宣布增加產能,而華聯三鑫PTA項目的投產被認為“不僅改善了我國PTA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也極大優化了國內PTA產能布局”。
6月5438+2月65438+2006年2月,全球首個PTA期貨產品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PTA行業已陷入低谷。
華聯控股原本是華聯三鑫的第壹大股東,持股比例壹度達到565,438+0%。盡管PTA生產項目耗資巨大,但華聯控股和其他股東繼續通過對外擔保向銀行借款,用於華聯三鑫PTA項目壹期和二期的投資。在股東的支持下,華聯三鑫PTA的產能迅速躍居國內前列。
然而,華聯三鑫給股東帶來的回報竟然是持續虧損。華聯控股在2007年年報中披露,截至2007年6月65438+2月31日,華聯三鑫公司總資產為109874695元,凈資產為107566.0100元,2007年營業收入為79638+。
華聯控股在報告中坦言,國際原油價格屢創新高,PX價格高位運行,下遊聚酯行業需求不旺,加之國內PTA產能集中釋放、PTA進口量大幅增加,均導致華聯三鑫巨虧9億元,PTA行業形勢十分嚴峻。
這種情況在今年上半年沒有太大變化。華聯控股2008年半年報披露,受PTA產品上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和下遊聚酯行業市場需求不足的雙重擠壓,華聯三鑫公司外部經營環境日趨嚴峻。2008年6月至6月,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112美元/桶,最高為146美元/桶。
國際國內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和頻繁波動,大大增加了PTA產品的成本,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難度;另壹方面,紡織服裝行業持續低迷、人民幣升值及貨幣政策收緊、國內PTA新增產能集中釋放、進口PTA低價傾銷等因素使得PTA市場供需關系失衡。華聯三鑫公司的經營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前景不容樂觀。
承擔風險,招募期貨做多。
就是這樣壹家資金相當緊張的PTA生產企業,最終選擇了“冒險之舉”——在期貨市場發起牛市,希望制造現貨緊張的局面,並借機改變PTA價格走勢,重建市場信心。
此前,本報報道了PTA期貨0809合約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合約的奇怪現象。雖然交割臨近,但PTA0809合約價格遠高於市場價格,持倉量高達10萬噸以上。最終,PTA多頭通過天馬期貨的交易席位以明顯高於現貨市場的價格獲得了約654.38+0.5萬噸期貨的實盤。多位市場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華聯三鑫是持有0809合約以上的絕對主力。
據圈子了解,華聯三鑫通過自己的公司和其他關聯公司收到了約5萬噸貨物。此外,市場傳聞根據事先約定,與華聯三鑫* * *共同啟動市場並最終接手實盤的多頭將向華聯三鑫移交超過10萬噸PTA。
結果華聯三鑫在“0809戰役”中被迫接受近654.38+0.5萬噸現金,被套資金多達十億元。如果按照當前現貨價格計算,其面臨的價格損失接近5億元;因為本身是PTA生產企業,它拿的現貨等於增加庫存,對生產經營沒有任何好處。
由於其缺乏流動性,業內普遍猜測,華聯三鑫期貨市場收到的資金至少有相當壹部分來自借款。接受實盤後,華聯三鑫可以當場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以緩解資金壓力,但貸款比例可能只有5折。
“我們認為,華聯三鑫犯的最大錯誤在於角色錯位。”浙江另壹家大型PTA生產企業投資發展部經理徐誌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構在期貨市場堅持的基本原則應該是“長期貨(生產商)不做多,短期貨(消費者)不做空”。“這是壹個非常高的水平,因為制造商總是希望看到牛市,但強迫他們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對企業來說是壹個很大的風險。它不僅會占用生產資金,而且還會給我們公司的銷售造成困難。反過來,消費者也是壹樣的。”徐誌龍舉例說,上世紀80年代,阿姆斯特丹航空公司在航油期貨上建立了空頭頭寸。壹個月後,盡管油價如期下跌,但該公司在趨勢出現之前宣布破產。
據了解,盡管華聯三鑫做多了PTA期貨,但其競爭對手路祥石化、揚子石化和其他公司並未做出回應,而是在高位大舉拋出,這加速了華聯三鑫的失敗。
現有股東很難繼續增資。
華聯三鑫經營上的困難引起了四大股東的關註。據悉,雖然是在“十壹”假期期間,相關負責人仍專門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讓原股東繼續出資是非常困難的。
或許是出於虧損的壓力,曾經的第壹大股東華聯控股早就有意淡出華聯三鑫的控股權。早在2007年7月,華聯三鑫就宣布增資擴股。華西集團出資6.8億元成為第四家投資華聯三鑫的大型企業,而華聯控股宣布放棄持股,華聯三鑫持股比例稀釋至35%。
今年上半年,華聯三鑫再次增資擴股,華西集團、展望集團、加多寶集團均宣布增持。華聯控股再次放棄了增持權。華聯三鑫公司持股比例由35%下降至26.436%(根據協議參與所有者權益分配比例為23.2236%),退居第二大股東,失去對華聯三鑫公司的控制權。華聯控股公告稱,此後,
就最新情況來看,原股東很難繼續增加投資。不言而喻,華西集團在兩次增持後已經花費了大量資金,因此繼續拿出真金白銀相當困難。展望集團和加百利集團的熱情壹直都不是很高。業內人士分析,盡快找到資金接手將是華聯三鑫自救的最後壹根稻草。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