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篆刻詞典編纂者

篆刻詞典編纂者

在46年前的壹次意外中,剛剛成年、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馮景雲不幸失去了右手。還剩壹只手怎麽繼續生活?他是如何成為當地第壹代個體戶、第壹代萬元戶、第壹代擁有彩電和煤氣的人的?日前,記者來到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鎮朱彜村,聆聽了馮景雲自強自立的工匠故事。馮景雲仍然使用傳統工藝雕刻印章。他不小心失去了右手,於是練習左手來養家糊口。從朱彜村到安慶路,壹棟普通的三層小樓出現在他面前。三樓陽臺外立面的傳統隸書“景雲樓”讓這棟自建房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這三個字是馮景雲在1993中用左手寫的。現在我可以夢見3月1973+05日發生的事情。“馮景雲回憶說,”“那時候家裏窮,晚上要加班加點才能吃到飯。”淩晨12點,當他將最後壹穗小麥放入電動脫粒機脫粒時,發現機器被稭稈等物阻擋。當時我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就直接用右手推了壹下,右手壹下子就被掃了進去。隨後,馮景雲被救護車送往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緊急救治。那壹年,馮景雲剛滿20歲,他生活中的壹切都要重新學習。他只是用左手用筷子夾起食物和吃飯,並學習了壹個多星期。“由於家境貧寒,馮景雲手受傷後曾剪過兔毛、養過雞。“馮景雲說:“那時候,人們沮喪迷茫,但生活還要繼續,只有勞動才不會餓死。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嶺南畫派大師馮曼碩被送回了竹料之鄉,有時他還會回家和馮景雲的爺爺聊天。師傅畫畫的時候,我在偷老師的東西,撿他扔進垃圾桶的廢畫,模仿學習,希望能學到壹些做兩頓飯的技巧。”馮景雲說,師傅見他如此好學,便也不時指點。經過日復壹日的練習,馮景雲終於可以用左手畫畫了,於是他乘車來到廣州擺攤賣畫。壹兩元壹幅,沒有給錢給糧票,馮景雲嘆了口氣。後來越來越難賣了。壹天下來,賣畫的收入甚至不夠吃飯和路費。他不得不放棄這個生意。當時生產隊還沒有分田到戶,印章是家家戶戶的日常用品。當大家都在扛米、摘花生、收工錢等的時候。,戶主必須加蓋私人印章,因此村民開設的雕刻攤生意興隆。我的祖父和父親以書法聞名。他們每年都寫作和銷售。我也有書法背景。如果我刻印章,我肯定會比我的老鄉更好。受此啟發,放下畫筆的馮景雲再次拿起刻刀,學會了用左手刻印章。馮景雲的雕刻工具左手拿刀磨出厚厚的繭。他並不覺得單手生活比健康人更辛苦,更不用說雕刻了。馮景雲請人用荔枝木做了壹個木座,將毛坯材料放入木座中固定。我自己買了壹把白鋼刀,自己動手打磨切割,做了壹整套刻刀,比如斜角刻刀、平刻刀,都是因為“自制”。馮景雲只受過小學教育,但他熱愛閱讀。在他浴室的小板凳上,放著壹本殘破不堪的《幽學瓊林》。”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應有盡有。這真的是壹部百科全書,我非常喜歡讀它,”馮景雲說。為了把字刻準,他閱讀了大量的中文書籍,不時查閱篆刻詞典,解釋文字,看壹個字的起源、甲骨文等各種字體的演變和註釋,壹字壹句地學習和積累。經過多年的刻苦練習,馮景雲因雕刻而成名。他不僅拿到了城市的營業執照,還參加了80年代公安部門組織的相關考試,取得了當時白雲區郊區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並獲得了公安機關頒發的特種行業許可證,從而接手了當時郊區企事業單位和私人印章的雕刻業務。馮景雲回憶說,生意最紅火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不久。許多人下海經商,前來刻章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大多數是合同專用印章。還有行政區劃調整,城鎮合並拆分,各種刻章* * *,財務章,工會章都是蛇皮袋送的。當時親戚朋友都來當學徒,五個人排隊刻。我負責雕刻,其他人負責鏟深和平整底部,他們每天從早到晚在流水線上工作。馮景雲說:“當時接壹份普通的工作壹個月只掙100多元,我最好的徒弟壹個月掙3000多元。馮景雲刻下印章。因此,加班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做法。有壹次,為了趕工作,馮景雲在桌前坐了三天三夜。“那時候他還年輕,集中註意力也不覺得困。”左手握著的刻刀多年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剛蒸好的蔬菜從鍋裏拿出來,手壹點也不覺得熱,”馮景雲說。守法經營,誠信為本,價格合理,天道酬勤。作為當地第壹代個體戶,馮景雲不僅用自己過硬的手藝養活了壹大家子八口人,還成為當地第壹代萬元戶、第壹批看中彩電、用上煤氣的人。家裏還蓋了幾層樓的小洋樓,真是令人羨慕。許多住在很遠地方的散客來到這裏,請馮景雲刻章。2017年5月,馮景雲被白雲區總工會授予“白雲工匠”稱號。馮景雲曾獲白雲工匠獎,跟風“玩”電腦雕刻讓傳統手工雕刻生生不息。馮景雲家的壹樓既是工作室,也是接待室。墻上掛著朋友送的字畫,左手壹幅自己寫的書法:“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馮景雲說,他特別喜歡這些話”“不僅激勵了自己,也激勵了家人。”近20年來,隨著電腦雕刻技術的普及,手工雕刻逐漸衰落,電腦雕刻店隨處可見,大大提高了雕刻效率。馮景雲緊跟潮流,在90年代末買了他的第壹臺電腦,並更新了幾次。他的妻子也成了電腦雕刻的主要幫手。馮景雲還用現代電腦激光雕刻“無字(書法)無畫、無章無字”。馮景雲說,手工刻章的生意越來越少,但不會消失。”“附近很多書畫愛好者和畫家壹直在幫助我。他們只用手工雕刻的印章、印章、隸書等特殊材質的書法字體,電腦無法替代。“現在,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上的疼痛也增加了。66歲的馮景雲仍未放下手中的刻刀,單手在方寸之間耕耘。遇到玉石等硬質石材時,馮景雲需要請玉石師傅幫忙用微型金剛石砂輪雕刻,才能獨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馮景雲的工具架是壹張舊木桌,小臺燈的光線柔和,荔枝木木座椅早已打磨得烏亮光滑。戴著350度老花鏡的馮景雲專註地低著頭,右臂撐著壹塊壽山石,左手緊握刻刀,刻意打磨印章外圈,使其看起來更加自然。馮景雲對這門手藝的傳人沒抱太大期望。“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他選擇堅持傳統。馮景雲笑著說:“對藝術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尤其是對藝術的雕刻需要心血、毅力和耐心,我會壹直刻到不能動為止。”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