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插入成語的故事

插入成語的故事

圖文並茂的習語故事1:變傲慢為尊重。

戰國時期諸侯國眾多,主要有秦、燕、趙、齊、楚、漢、魏,史稱“戰國七雄”。其中,秦國由於壹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國力最強,與其他六國不時交戰。

在六國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親秦和反秦兩派:親秦派主張六國與秦國搞好關系,盡量不去招惹秦國,不與秦國開戰的借口稱為“連橫”;反秦派主張六國從南到北聯合起來對抗秦國,稱之為“聯合”。

當時很多謀士在各諸侯國宣傳自己的主張。這些想法壹旦被采納,顧問們就有壹天出名了,身價倍增。蘇秦就是這樣的輔導員。

蘇秦先是到了秦國,遊說秦王,極力宣傳“連橫”的主張,鼓動秦國先穩住其他六國,再逐步壹個個吞並。

秦王拒絕采納蘇秦的想法,表面上是因為秦對其他諸侯國沒有野心,所以對“連橫”不感興趣。事實上,秦國還沒有為中國的統壹做好充分的準備。蘇秦看到自己的錢快用完了,衣服也穿壞了。無奈之下,他沮喪地回到了洛陽老家。

家裏的人看到蘇秦這麽狼狽的回來,父母都懶得理他。他老婆只關心織布,不看他。他讓他的嫂子給他弄點吃的,但是她不僅拒絕,還罵了他。蘇秦很難過,決心好好學習,壹定要爭口氣。他日夜苦幹,研究兵法和諸侯國的情況,認為說服六國采取“合縱”的策略以迎擊秦國是可行的。

後來又去燕趙勸說燕趙,再逐步使燕趙齊楚形成以楚為首的聯盟,共同對付秦國。蘇秦也是六國總參謀部。秦國得知這壹情況後,再也不敢出兵攻打六國。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十五年,直到秦始皇統壹中國。

由於蘇秦是六國軍隊的總參謀部,所以在處理六國的關系上地位很大。有壹次,他從公路穿過他的家鄉洛陽,當地官員已經命令人們提前打掃街道,排隊歡迎他。蘇秦的父母,拄著拐杖,也早早地等在路口。

回到家,老婆躲在我身邊,不敢看他的眼睛。蘇秦嫂子更是恭敬有禮。蘇秦笑道:“嫂子何必卑微?”意思是,嫂子,妳的態度怎麽變了這麽多?妳以前看不起我,現在卻這麽卑微。蘇秦的嫂子戰戰兢兢地答道:“如今姐夫做了大官,發了財,我怎敢像從前?”蘇秦不禁感嘆:“人窮,父母都懶得看自己,連親戚都怕妳。難怪人們看重權力和財富!”

插圖習語故事2:重復同樣的錯誤

東漢初年,外戚專權,大大降低了皇帝的權威。皇帝為了打擊外戚的影響,只能依靠身邊的宦官。公元159年,漢桓帝與宦官單超等人合謀消滅了長期執掌朝政的外戚。

然而,這些宦官和他們的外戚壹樣,很快發展成為權力越來越大的政治集團。他們廣泛培植黨羽,控制朝政,無情搜刮民脂民膏。東漢就這樣從外戚的權力變成了宦官的權力,激起了民眾的強烈反抗,引起了世家大族和部分文人的不滿。

在這種形勢下,李思校尉李穎與太學領袖郭泰交好,反對宦官專制。公元166年,宦官誣告李穎等朝廷要員結黨,將他們逮捕入獄。數百人受到牽連,稱他們為“黨員”。

當時竇武的女兒是皇後,竇武被封為侯爵。他很誠實,從不欺負別人。看到太監胡作非為,我非常憤慨。於是他給桓帝寫了壹封信,譴責宦官禍國殃民,為等人平反。

竇武在論文中寫道:“如果我們今天不吸取宦官專權、禍國殃民的教訓,任由宦官繼續這樣胡作非為,恐怕秦二世覆滅的災難還會重現,像趙高發動的叛亂、作亂,最終失去地盤,這是遲早要出現的。陛下壹定要吸取教訓,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就這樣,經過竇武的提醒,桓帝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釋放了等人,結束了“黨同伐異之禍”。但這些人終身監禁,禁止為官。

插圖習語故事3:光明的未來。

陸遊,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以字觀、號著稱。他的詩表達了他對金的愛國情懷,壹度得到孝宗的賞識,於是成為了壹名駐朝武官。

公元1166年,陸遊被朝廷中的和平派百般排擠,不停地給皇帝寫信,指責他終日賞花吟詩,無所事事,皇帝偏聽偏信,在隆興(今南昌)被免去判官之職,遣送回故鄉殷珊。

在回家的路上,陸遊去拜訪了臨川(撫州)的老朋友李浩。至此,李浩剛獲得靖江知府壹職。陸遊壹方面向他表示祝賀,但同時又為自己不能有機會報效國家感到無比難過。經過壹個多月的長途跋涉,陸遊終於帶著滿腔怒火回到了殷珊。陸遊回到家鄉殷珊,隱居了三年,以讀書消磨時光。

據說陸遊家位於三山,鏡湖附近,距縣城西九裏。那是壹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松柏掩映,屋前屋後種著海棠、玉蘭花、杜鵑花等奇花異草。陸遊很愛這個地方。

1167年4月的壹天,春光明媚,天公作美,氣候涼爽。陸遊拄著拐杖獨自出門,沿著鏡湖,踏上了遊覽西山的道路。走著走著,山路漸漸盤繞起來。走了大概壹個小時,人越來越少。當他爬上壹個斜坡時,看到眼前的山川,無路可走。

陸佑佑激動得不肯回去,沿著山坡走了幾十步,拐過了山的拐角。突然,他發現面前是壹個空曠的山谷,壹個幾十戶人家的村莊隱藏在綠色的劉虹樺中,就像傳說中的桃花源壹樣。陸遊高興極了,他進村拜訪村民,村民們也設宴款待這位山外來客。

陸遊對那個地方淳樸的民風十分感動,於是回家後寫下了著名的七言律詩《訪山西村》,其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成為千古名句。上面這首詩不僅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也表達了詩人寄希望於未來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