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人的思想感情。但在古代中國,愛情往往被視為洪水猛獸。中國是壹個禮義之國,傳統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支柱,其影響可以說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孔子在先秦時期創立儒學,就是要用周朝的宗法制度來約束禮崩樂壞、人欲橫流的世界。顯然,人們的情緒沒有受到盲目的抑制。從孔子對《詩經》的“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思而不惡”等評論中,不難看出他對待感情的溫和態度,這也像關羽筆下的水中美人壹樣,是中國人情感追求中的含蓄內斂。漢朝的大壹統王朝采取了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得儒家倫理的理想成為封建正統倫理的教條,於是禮儀對情感的約束作為壹種正統的官方哲學開始在中國出現。“秀恩愛,止於禮”被定義為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標準。否則會被視為與禮法沖突,受到譴責或懲罰。先秦儒家把“情”比作“禮”,情的外延相當廣泛,泛指壹切思想情感。然而,在宋如明對“正義”和“人的欲望”的區分中,情感被定義為與人性相沖突的後天欲望,於是“情感”和“欲望”合二為壹,進而被視為隱藏之物而被排斥,情感與性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而感覺就是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