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華作品
他居住在無錫洛社(今江蘇無錫),定居在惠濟殷珊(今浙江紹興)。善書法,被譽為“書聖”,成為後世崇拜的名人和學習的楷模。他也被稱為“王右軍”,因為他是右翼軍隊的將軍。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包括軍政要員謝安、孫綽在內的41人在會稽郡山陰縣蘭亭聚會,眾人盡興而歸。
最後,王羲之做了壹篇序言,總結了他的事情,這就是《蘭亭集序》【2】。東漢時,瑯琊改為開陽(今山東臨沂)。在晉朝時期,它被更名為瑯琊省,在北魏時期,它由邱毅(今山東臨邑)統治。從《二十四孝》中的曾祖父王蘭和王祥來看,王蘭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王祥是大中大夫。從叔父王導官至太尉,父親王匡官至淮南太守。14歲時,家族幫助進士南渡建立東晉。江南建康(今南京)是東晉名門望族,與陳縣謝氏齊名。唐詩中有壹句“舊時王謝堂死於燕前,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羲之16歲時,被簡尊為“東床女婿”。壹開始是郎中秘書,後來被西征將軍庾亮舉薦為寧遠將軍。他被任命為江州刺史、會稽(今浙江紹興)右軍將軍兼內史。因為與揚州刺史王澍的矛盾,他辭去了官職。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時(公元345-347年),曾居臨川縣城東高坡【3】,名“新城”(今撫州市臨川區文昌學堂),宅中有壽。
王羲之《蘭亭集序》【4】
南朝劉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荀伯子的《臨川記》和宋代大文學家的《墨池記》中都有“用井洗”練字的記載。《墨池集》全文285字,介紹了墨池的來歷,歌頌了王羲之刻苦練字的精神。文化大革命期間,墨池遭到破壞。2002年6月,福州市政府引進500萬元外資重建墨池,恢復其舊貌供遊客欣賞。
王羲之擅長書法,很少向韋夫人韋碩(王羲之的姑奶奶)學習書法。當在荊州會面時,人們競相學習王羲之的書法,但不以為然地說:“孩子們是廉價的雞,愛野生貓頭鷹,都學習(王的)書,所以我們應該回報他們。”【5】後草書家張芝和正書家鐘繇博采眾長,精研體勢。自漢魏以來,他改變了他的挑筆風格,創造了流暢的風格。他被視為“書聖”。沒有原創作品,代代相傳的都是抄襲的復制品。行書有《蘭亭集序》、《雪中艷陽帖》、《草書月初帖》、《黃閣經》、《樂易論》等。
王羲之孟篆刻
在《王羲之集》中,有壹篇臨川帖:“莫問臨川,莫慮此事。宋梓的兒子來了,還有幾個特使,所以我必須問他。”表達了他對臨川的關心。他的臨川“沐張之,臨池讀書,池水黑”的“墨池”精神壹直激勵著臨川學子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行書。
公元361年,王羲之在會稽(今浙江紹興)金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