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漢語壹級通用漢字(常用字)。用古漢字書寫的“艮”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原意是上弦月漸圓,也有拉伸、延續的意思,讀作gèng。月亮有弦,看起來不變,所以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也引申為毅力,用作名詞;也引申表示行為和動作的規律性,用作副詞。讀héng。
組詞:
1,持之以恒誌在壹恒
解釋:長期堅持。
2.恒久亨吉?
解釋:永久的,持久的。
3.永恒的永亨
解釋:永遠不變,永遠存在。
4.日升衡越日升衡越
解釋:比喻事情蒸蒸日上的時候。我過去常被用作悼詞。
5.石亨?
解釋: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