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科舉制度中,瑞西有兩位進士,分別是明朝成化年間的唐絹和清朝乾隆年間的吳贊基。唐娟從小跟隨叔叔從瓊山到澄邁,後定居在瑞溪鎮巷頭村,可以算是壹個不折不扣的瑞溪人。其後裔在巷頭村繁衍發展,有的從晉江等地分離出去。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個了。吳贊基所在的村下寮村,雖然今天屬於金安農場,但在上世紀70年代金安農場建成之前,屬於瑞西管轄。
瑞西人尊重學習,尊重教育。在舊中國,瑞西十排高中是中國最高學府。歷代長輩不惜重金聘請名師,辦學成就斐然:壹、十行高中是澄邁縣最早的私立學校之壹。瑞熙建的時候,建了十排神龕。十排高中打破了“壹村壹校壹師”的模式,實行復式班級教學。成立十村九鄉聯合大學,選拔各村各鄉學生入學。學校設立了校董會,在教學和管理上實行校長制,分年級、分班教學,教學設施齊全,辦學理念和意識先進,既有時代特色,又以科舉取士、輸送人才為宗旨。第二,近代的輝煌。民國時期,群莊的曾慶蘭、瑞溪村的何等幾位愛國學子前往黃埔軍校求學,在風雲突變的歷史時期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三、日軍侵瓊,日軍駐瑞西,拆十排神龕。十排高中無法在原址繼續辦學,但全校長輩和師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沒有向敵人的屠刀屈服。師生搬到南文村繼續上課,直到抗戰勝利,十排高中搬回原址繼續辦學。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興辦新型學校,十排高中完成了歷史使命。
瑞熙市場的長久繁榮,主要得益於瑞熙人的聰明能幹。人們說起瑞西人,往往會贊嘆地說,崩喜子和廣東的汕頭子、浙江的溫州子壹樣會做生意。瑞西人有勇氣,有敏銳的審時度勢的眼光,了解市場行情。他們從南到北,賺著四面八方的客商。
市場是人們互相買賣和生產日用品的地方,也是商人可以利用的地方。瑞西人在壹代又壹代的商旅生活中摸索發展,做出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並使之成為知名品牌。如瑞芝粽子、瑞喜牛肉幹、瑞喜香腸等。在國內外都很有名。這些零食有壹支龐大的產業大軍。解決了很多人的衣食住行問題,也造就了很多富商。單牛肉幹加工,據不完全統計,全鎮有上百家牛肉幹作坊。均采用傳統方式加工,所用食材無防腐劑,使產品色香味俱全,營養價值高,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
老話說,日軍侵華時,在瑞西設立的據點值得壹說。據點在瑞西中學校園內,據點內至今還有壹座土木結構的兩層瓦房。當地人稱之為“日本屋”。“日本之家”是日軍和日本奸商“厚興公司”共同經營的小樓。據文史人員調查,我縣眾多的日軍據點因年代久遠,大多已被摧毀,僅存瑞西日軍據點。至今,“日本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損毀嚴重。幸運的是,那些優質的杉木還完好無損。希望政府撥款維修,將這座“日本建築”作為文物保護起來,這是日本侵華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