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大眾認可後,保羅對“什麽是建築”有了自己的理解,創造了自己的建築風格。在他的建築生涯中,除了設計房屋、學校、劇院和體育場,還有很多城市規劃項目,他還設計了自己的家具。宗主廣場也是他的代表作。該建築的特點是壹個巨大的懸掛混凝土天篷從門廊延伸出來,可以為行人提供樹蔭。保羅的招牌風格是在戶外廣場的巨大橋墩上搭起壹個現代的混凝土板,這種做法目前還僅限於拉丁美洲。
翻看保羅的履歷,他的大部分項目都位於巴西,鮮為人知,但他的蓬皮杜藝術中心、世博會巴西館等項目依然可圈可點。1972年入圍蓬皮杜藝術中心設計競賽。2000年,他設計了巴黎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他還設計了1970大阪世博會的巴西館。縱觀保羅·門德斯·達羅沙的經歷,他不僅在建築創作領域堅持自己的實踐,還抽出時間在聖保羅大學任教數年。他目前正在幫助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的維戈大學實施壹個總體規劃:科技城。
87歲的保羅·門德斯·達羅沙是歷史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巴西建築師。普利茲克建築獎常被視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家族創立了凱悅酒店集團。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以1988獲獎。保羅·門德斯·達羅沙(Paul Mendes da Rocha)在接受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電話采訪時說,“獲獎後我感到非常驚訝和榮幸。”“最重要的不是獎項本身,而是我被人們認可和理解。保羅·門德斯·達羅沙說:“建築...體現了溝通。因此,我的表達——哪怕是最細微的——都能被理解。在這個層面上,我能感受到獲獎的喜悅。“保羅·門德斯·達羅沙被授予壹枚銅牌和65,438+000,000美元。
由建築師、評論家、學者等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出了保羅·門德斯·達羅沙(Paul Mendes da Rocha),以表彰他在過去60年中對各種建築結構設計的收集和整理,包括住宅、博物館、體育場、公寓和公共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