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吳川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吳川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吳川景點

吳川市是壹個靠海的小鎮,其海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且富有特色。傳統景區有雞爪灣、舞陽黃金海岸等,現在開發了“南天壹石”景區。吳川八景:泛指“吳川古八景”,包括壹瞥、山美樵唱、花好月明、極浦漁火、青翠文翁、東海旭日、囿門飛雪、虹掛。歷史變遷滄海桑田,現在很多景點都消失了,或者只是留下了廢墟。高度概況:位於舞陽中學(龔雪吳川廟所在地),古時有壹座小山。山上長滿了濱蒿,山腳的周寬有六英尺高,不到兩英尺高。當妳到達山頂時,妳可以看到東南方向大海的帆影,西北方向的河流像壹條帶子壹樣流動。風景迷人。後來為舞陽中學擴建新教學樓而平整。驪山柴火唱:位於李善嶺唐竹鎮,群山幽靜茂密,有許多人在放牧。柴火唱著牧歌,遠近山野皆聞。天氣晴朗時,歌聲傳播得更遠。從40英裏外的舞陽鎮向西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這座山時而霧蒙蒙,時而綠油油的。燕化農悅:位於舞陽李成村,緊鄰吳川龔雪,有燕化池和燕化井。池子裏的水很清澈,可以學習。當月亮空著時,俯瞰水面,景色變得烏雲密布,成為壹種奇觀。池裏的水,景色陰雲密布,成為壹種奇觀。吉鋪玉桂:位於舞陽黃李村,始建於南宋。它位於河流的入海口,這裏經常停泊船只和漁船縱橫。每當漁船在日落時返回時,燈光就像星星壹樣點綴著。商人日夜聚集,買魚賣酒,殺極品,好不熱鬧。文翁松翠:位於武陽文翁嶺,俗稱“漁家網”,高近十米,嶺頂四面絨苫。從山脊向東望去,妳可以看到洶湧的南海,藍色無邊無際。西邊看起來像壹個田丘,形狀像壹個網,布柱周圍有泥丸狀的小山丘,像壹個網泡,因此得名。它是李氏家族的祖先李慕公和鄉村聖人李淩雲的墳墓。它已經被祭祀了幾千年,歷史悠久。東海朝陽:位於舞陽黃金海岸,在那天的黎明,壹輪紅日從冉冉五彩繽紛的海浪中升起。若浮若沈,水波雲霞五彩斑斕,相得益彰,瑰麗非凡,遊人如織。薛飛:位於舞陽限制水域,是鑒江的出海口,也是湛江和南海的入海口,是吳川乘船到湛江或海洋的必經之地。海域狹窄險要,水流湍急,兩岸暗礁密布,故稱限流門。海邊的流沙細白,有時風浪像雪花壹樣翻滾。有時海浪洶湧,海浪直沖雲霄,十分壯觀。同知垂虹:位於湯唯街道秋梧村,原名垂虹,是舞陽通往魯美的主要通道。由於長期的車馬交通,它也被稱為斯通橋。橋下的水雖然不深,但壹年四季都不會幹涸,清澈如鏡。陽光明媚,橋的影子像壹道彩虹。吳川有許多文物古跡。這裏有著名的吳川八景、新石器時代的吳山貝丘、金代的茅山書院、唐代的舞陽古船、港遺址、宋代的魅族祠和積普亭、明代的吳川城遺址、吳川的龔雪、香門寨的雙塔和東炮臺、林兆堂故居、吳川縣的南門、陳蘭彬故居以及民國著名的李漢魂。新石器時代遺址:吳川市長岐鎮吳禮村南吳山西坡吳山貝殼丘。初步鑒定為文物調查隊於1983年發現,距今1984 ~ 1986年發掘。該網站占地面積超過350平方米。文化身高1.3米..含有大量蛤蜊和蝸牛殼。出土陶器以壺、罐為主,飾以繩紋、籃紋和石器。這些證明吳川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古遺址:湯唯鎮東峪村南社嶺村東漢生活遺址、王村港路西村北大鬥嶺南王朝村遺址、王村港灘上村南女嶺靳東村遺址、武陽鎮梁娜村宋代北丘村遺址、武陽鎮白沙寺嶺下宋代村落遺址、 長岐嶺頭村下廟嶺村窯址、王村港女嶺村北南朝墓、王村路西村北大武陵朝墓群通往廖智港:唐宋至民國近千年間,廖智港是中國南方的大港。 縣誌記載:“此地曾是六城中最富之地。”因此,有“金廖智,銀赤坎”的說法。廖智港遺址位於舞陽街南端。廖智港位於廖智村和橋頭村的交匯處,元末成為港口,明代繁榮,清代衰落。香山古寺:位於吳川博普鎮西南,始建於公元283年左右(西晉太康初年),後歷經唐朝,...》》;

唐竹鎮的景點

驪山樵唱古吳川八景之“驪山樵唱”遺址位於唐唐?風鹿洞村西部的李善嶺山高56米,樹木繁茂,風景秀麗。山頂有壹口天然井,俗稱山右橋。井裏的水忽冷忽熱,井邊有八角亭遺址,有石椅石凳。山腰上有石泉,俗稱馬蘭水碗。據說山腳有三個仙女的腳印,山腳南部有十裏八鄉養育的三仙古寺。古代民風淳樸,上山拾柴的樵夫唱吳川山歌自娛自樂。歌聲悠揚空靈,宛若世外桃源,李山橋也因此成為吳川八景之壹。尖山嶺是湛江市的最高峰,又名天山嶺和特斯山,位於吳川市西部的塘沽。該鎮與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交界處海拔172米。山的表土在1米以下全部是花崗巖。東西坡度30度,北部陡峭,南麓延伸約1公裏,坡度平緩約30度。現在是軍事禁區。

舞陽鎮簡介

舞陽鎮是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下轄的壹個鎮,位於鑒江下遊,靠近南海。舞陽是歷代武川縣治所在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省中心鎮、狀元之鄉。這裏文物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2005年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自古舞陽詩人多,醉不歸。”舞陽是壹個仙境勝地,被譽為“吳川名勝古跡之冠”。舞陽鎮位於吳川市西南部,東臨南海,西臨鑒江,位於鑒江入海口。全鎮總面積81.6平方公裏,人口65438+多萬(2011年),下轄19個村(居)委會。鎮內道路四通八達,規劃布局合理。325國道貫穿全境,距吳川市僅15公裏,距湛江市35公裏,與湛江機場、港口相連。全鎮總面積81.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37414畝,林地21861畝,魚塘2138畝。鄉鎮企業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網具、建築行業等。,尤其是建築業發達;農業主要包括水稻、香蕉、蔬菜、淡水養殖、三鳥養殖等。森林產量占吳川市的2/3;海產豐富,由於鹹淡水交匯處,所產的沙螺、米蟹、海蜇、昆蟲和泥塊獨壹無二。

文物古跡

硇洲燈塔位於東海島硇洲鎮孟崗管理區石嶺村高崗公坡。它是世界著名的石頭燈塔之壹,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99由法國公使公署在廣州灣建造,1945由中國管理。燈塔分為基座、塔腔和燈室三部分,高度為21.5米,由石頭制成。基座呈方形,塔腔呈圓錐形,石鑿預制構件疊放形成環柱,墻體呈螺旋狀折疊。燈室是圓頂形的,周圍有回廊。內置壹個直徑為1.84米的圓形燈,由三角形水晶片組成,使用2.5噸水銀作為旋轉潤滑劑。本來是發條驅動的,1984是電機起動變速箱驅動的,轉壹圈需要5秒。光源是壹個1000瓦的汞燈,射程為26海裏。燈塔位於硇洲島最高點,海拔72米,是國際航線的重要航標。從塔上,妳可以看到南海的海浪和蔚州的美麗風景。

雷祖廟位於雷州市白沙鎮英榜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代,五代後梁移至此址。陳文玉(俗稱雷祖,意為雷州始祖),唐代雷州第壹刺史。歷朝歷代都有修剪。廟* * *成三間,自成院落。正殿面闊3間,進深3間,壁厚1米。它有壹個堅硬的山頂和壹個四柱桶型梁架結構。升降架極其平緩,前廊屋檐多達11級臺階。形狀和結構簡單,具有宮殿的魅力。明堂供奉李廣,後堂供奉陳文玉的父親。寺內有許多文物,包括四尊石人雕像,它們是在五代後梁上塑造的,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形象。現存宋、元、明、清歷代石刻30余處,記錄了雷廟的沿革。有像陳文玉壹樣的石雕。寺枕小山,地平疇大,古樹參天,不愧為雷州名勝。正在進壹步修復中。

桂生書院位於徐聞縣程序老城區。明朝大戲劇家湯顯祖在萬歷十九年(1591)被貶為徐文典史時,覺得置地的文人自取滅亡,於是主張修建這座書院,清代多次修建,1984年重修。書院門前有壹條明代石板路,全長732米,寬4.6米,呈東西走向。路面上有兩條牛車車輪軋過的痕跡,深度為13 cm。沿著石島向西走300米,就到了龔雪,它建於明朝。只剩下大成殿了。它於1986重建,現在狀況良好。書院和石島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炎故居在吳川市唐竹鎮張山村。張炎(1902 ~ 1945),吳川市人,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軍部總軍師,參加過“淞滬抗戰”,65438年至0939年任廣東省第十壹戰區指揮委員會主任,組織十九路軍軍部配合* * *南路地方組織對日作戰。49961。9959969999906這裏是他發動抗日起義的決策地,並於1989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螺洲古域遺址位於廉江市河唇鎮龍湖村。洛州城原在今化州市,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遷此,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棄。城址占地6萬平方米,主城區為方形,面積1萬平方米。整個城市的布局與唐代長安城大致相似。它是廣東現存最完整的唐代周城遺址,至今仍有夯土墻和護城河的遺跡。在城市中,收集了蓮花瓦、石板、全尺寸碗、茶托和其他文物。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濉溪人民抗法鬥爭上林寺樂師舊址位於霞山區海頭鄉南山村。1898年4月,法軍入侵廣州灣,在遂溪縣海頭登陸。7月,海頭鄉數百人聚集在上林寺前宣誓效忠法律,堅決捍衛鄉村。上林寺舊址為四合院式布局,有兩個院落。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民國(1927年)翻修,1983年修復前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濉溪團練麻章營舊址位於城郊麻章鎮麻章圩。1899年,濉溪團訓麻章營250名誌願軍在其他5個營和當地群眾的支援下,對入侵的法軍進行了多次打擊,特別是6月5438+065438+10月5日的“東菊戰役”。營地舊址無棣廟建於清代,呈四合院式布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899濉溪永璉指揮部舊址位於濉溪縣黃略鎮黃略村。光緒二十四年(1898),法國開始侵占廣州灣,並不斷擴大土地侵占。遂溪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