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
呂思勉(1884 ~ 1957),中國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出生於壹個書香門第,15歲入縣塾讀書。十二歲以後,我在父母、老師和朋友的指導下閱讀歷史書,了解了中國的歷史。16歲自學古代史名著。自1905以來,他壹直在蘇州東吳大學和江蘇省第壹師範學院任教。自1926起,任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史系主任、教授。抗日戰爭時期,他回到家鄉,閉門寫書。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回到了光華大學。1951院系合並後,成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
史學代表著作:《中國白話文史》、《魯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呂思勉讀書史筆記》等。
家裏學習很遠,我讀了很多書。
王先生出生於壹個書香門第,家世深厚。陸祖籍江蘇宜興,明永樂年間遷居常州。陸氏世代為官,始祖(金門長聲人)為清代常州第壹狀元,官至書院大學士。《清史稿》流傳開來。曾祖父呂子善是嘉慶十五年順天鄉的陪審員,曾擔任河南偃師縣知府。曾祖父呂道光二年任五鄉之陪審員,曾在安徽旌德任諭。祖父陸茂賢是中國留學生,曾擔任江西省奉新縣知事。
王先生的父親盧,生於鹹豐二年(1852)。他年輕時享有文學之名。他曾任江浦縣秀才,對《易經》頗有研究。著有《書目室讀書筆記》和多部詩集。母親程明(字仲芬),生於鹹豐三年(1853),是武進名人程的次女。他還能寫詩和散文,並擁有1卷邱毅·史超和閱讀隨筆。
呂思勉自述治學經過雲:
?當我第壹次能夠學習時,我已故的父親給了我《四庫全書提要》。這是舊時代關註學者的常用方法。在開始查詢時,我們可以鳥瞰所有學科的概況和分類。這本書的三個部分我都讀過,包括經典、歷史和分冊,但合集只看了壹半。?
?九歲時,我的第壹個母親在講《正史簡編》,講了好幾天。當我媽媽忙的時候,我姐姐會為我解釋。所以在歷史系的書裏,我年輕的時候還挺近的。此時,我已故的父親給了我《日知錄》、《二十二史筆記》和《史靜文編》,讓它們隨意泛濫。雖然只是泛濫,但也很有趣。?
?我要到十六歲才能努力學習。每次妳讀壹本書,妳就自首了。這時我讀了並繼續《通鑒》和《明記》。我已故的父親給了唐哲賢的《三通考略》,並對照本元讀了這本書。他覺得這本書並不完整,所以他放棄了這本書,轉而閱讀本元。這是自學的開始。?
?甲午戰爭期間,我最初學會了讀報,後來我在討論時局中的政治利弊方面做得很好,這樣我就可以從發展中推斷原因並進行很好的考證,所以我逐漸進入了歷史領域。從23歲起,我就致力於研究歷史。?
以上四段描述了他23歲之前的學業:(1)他出生在壹個歷史氛圍濃厚的家庭,受父親、母親和姐姐的教導。(2)他從書目入手。(3)他規定閱讀是必修課?Motomoto?然後呢。自首嗎?的習慣。(4)晚清內憂外患的形勢使他對此產生了重視。時事?、?推?有因有果,卻獻身於歷史。
1982?呂思勉歷史著作編輯組?呂思勉寫的歷史著作序言中提到了什麽?從23歲起,魯先生就決心獻身於祖國的學術事業?先生從小就系統地閱讀了儒家經典、歷史、小學和文學等各種文史經典,23歲後專攻歷史。在元史專家塗基(字景山)的影響下,王先生開始閱讀遼金元史,從此對民族問題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23歲第壹次讀《二十四史》,甚至有傳言說先生壹生讀了三遍?二十四史。
曾在常、蘇、上海和沈陽任教。
1905年,他被常州市錫山小學創辦人朱紹棠聘請到該校任教。24歲時,經沈先生介紹,1906到蘇州的壹所基督教學校東吳大學教中國歷史,但由於氣味難聞,他在暑假辭職了。同年,165438+10月15,常州知府徐興弼與士紳華祖祺等人創辦了它?常州福中學校?第壹任督學(即校長)在校兩年零兩個月,深受師生愛戴(如錢穆先生曾是常州富中學校的學生)。
1910年,屠寬的父親屠景山在南通主持張裕創辦的南通國文專館,培養處理公文的人才,並邀請他幫忙。他去南通當教授了。
1912年受楊炳黨先生聘請,在上海市商業協會開辦的上海民辦A類商學院教授應用寫作、商業地理和商業經濟等課程。由於沒有教科書,他就參考日文文獻授課。
1965438+2004年7月,沈懿介紹他到中華書局擔任編輯。因為他在書店專門編輯教科書和參考書,他感到無聊,想去遠方旅行。1918年秋,王先生的堂兄楊承能介紹他到沈陽師範大學任教,於是他從中華書局辭職。
1919的冬天,沈陽師範大學仍然延長了就業,但到達沈陽的開頭是1920。很快,這裏的專制和保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鼓勵學生閱讀新的雜誌和書籍。在這個世界上,了解當今人們的思想總是必要的?並專門安排課時讓學生閱讀。
20世紀20年代初,王先生積累了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撰寫了《中國白話文史》,並於9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23。它受到歷史學家和讀者的歡迎,成為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最大的中國通史。它長期以來壹直被用作大學和年輕人的教科書?自學適用嗎?閱讀材料。歷史學家顧先生高度評價這部通史說?編寫中國通史最常見的錯誤是他羅列史實,缺乏觀點。他的書只不過是呂思勉先生寫的壹本極其無聊的魯簡編或簡編的變相版本。有鑒於此,他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流暢的文筆撰寫通史,為通史寫作開辟了新紀元。?可以說,《中國白話文史》的出版奠定了王先生在史學界的地位。
1923年,應王銀合校長的邀請,他到江蘇第壹師範學校任教。在這所學校期間,他寫了四種漢字著作。此外,還撰寫了《文學史講義》、《群體經典概論》和《漢語講義》。
進入光華大學
1925,上海?五卷?這場悲劇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其中,聖約翰大學及其附屬中學的愛國師生舉行罷工,悼念遇害工人,學校降半旗致哀。美國總統布方基毫無理由地降下國旗並踩在地上。於是553名學生和19名教師憤然離校,尋求創辦光華大學。校長為張壽璞先生,著名學者有、、榮、光、胡適、徐誌摩、朱、羅隆基、潘光旦、吳、廖茂如等。,在愛國熱情的鼓舞下,紛紛來到光華任教。
應滬江大學邀請,施先生講授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文獻學。然而,看到光華的初創,我決定應光華中文系主任童的邀請去光華教書,真正為這所中國人辦的大學做出貢獻。此後,它壹直與光華相伴壹生,直到解放後部門被調整。光華?並入華東師範大學。
他進入光華後,先是當了中文系教授,後又成立了歷史系,延伸為主任。每周都要上《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國史》《先秦學術概論》《宋明理學》《經學解題》《史記研究》《文獻學》等十余節課。他經常穿著深色長袍和壹副深色近視眼鏡。他謙虛、樸實、睿智、自信,具有東方學者的風範和氣質。他的講座充滿魅力,許多學生認為聽他講課是壹種享受。他帶了壹些古書來上課。他先用簡單的文言文和遒勁的書法寫了壹兩段提綱,然後邊踱步邊慢慢教。他言辭清晰,語氣平靜,脫口而出經典之作。王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是獨特而有特色的。以下是壹組測試問題,可以在壹端看到:
《中國通史B組試卷》
習俗、法律和鄉村離婚通常是被禁止的。為什麽安全?有什麽得失?
或者說社區制度是婦女的朋友,家庭制度是婦女的敵人,妳說呢?
論女性氏族向男性氏族轉變的原因。
宗法制度下,聯系的人、血緣關系真的很遙遠,為什麽還能有愛情?
論宗族覆滅、家族興盛的原因。
在古代,多子多福,俗語說養兒防老。然而,事實上,現代父母很難對兒子有孝心。試經濟制度,分析原因。
齊國有巫童制度,最初是祭祀女主,然後由世人繼承,必須獻給男性,那麽為什麽它是安全的呢?
還是說現在的人的犧牲真的是壹件無用的事情,只因為習慣而存在?
正確的九個問題可以在壹個問題中完成,九個問題都可以完成。簡而言之,沒有必要。總之最好不要照搬原文,觀點與講義不同,或者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