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拼音:m)是《漢語通用規範》中的壹級漢字(常用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2]。馬的古字形就像壹匹馬的所有腳和尾巴的側面圖像,其原始含義是指這種動物。後來被借去當大的了。馬也被用作姓氏。馬是壹個重要的符號。以“馬”為能指的詞主要有兩類:壹類與馬的名稱及其特征有關,如君、駒、馬;在古代,汽車是由馬拉動的,因此許多表示駕駛和駕駛的單詞都來自“馬”,例如:控制,馳騁和駕駛。
表意文字甲骨文的“馬”(圖1,2)像馬的側面輪廓,有四條腿、頭和尾巴,頭和脖子的鬃毛是它的特征。在周代,青銅銘文如圖3(毛丁公)、圖4和圖5相繼出現。與甲骨文的形體相比,筆畫減少了,但大眼睛、修剪過的尾巴和長鬃毛的特征基本保留了下來,形狀仍然可以理解。戰國齊書中,馬字的寫法與圖13相同,或省略馬頭,而用重復字或省字來代替圖14。在楚文書(圖15)中,馬的身體可能會進化成肉。
這與在圖像的下部制作肉是壹樣的。秦代小篆的“馬”(圖8)鬃毛、馬頭、馬眼連成三條橫線,下部有四條腿,馬尾也變成了禿尾,看起來像壹匹馬。漢代隸書(圖10和12)和楷書將“馬”字從古文字的線條改為現代漢字的筆畫後,四條腿改為四個點,失去了象形意義。
漢簡草書中,“馬”字底部的四個點有時被寫成壹條橫線(圖11),這種書寫方式被後人的草書所繼承,並延續到簡體字中。《簡化字總表》規定,當“馬(繁體)”用作單字或偏旁部首時,將簡化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