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能力: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
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擔當能力。高度負責、敢於擔當是各級領導幹部政治素質在黨員中的集中體現。這也是制片人應有的精神狀態,也是基層CPPCC成員必須堅持和遵循的基本準則。目前,(CPPCC)政協委員就“四個全面”履職建言獻策。他們必須堅持把有效履職、發揮作用、助力發展作為主要職責,勇於擔當,敢於觸及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為區域經濟建設建言獻策,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為CPPCC事業增光添彩。
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造性工作能力。創新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是壹個地區發展的動力,是CPPCC工作的生命力。CPPCC委員要堅持理念創新和工作創新,善於把握客觀形勢變化,善於總結實踐創造的新經驗,多思考戰略性、宏觀性、前瞻性問題,多提有價值、有質量的建議。近年來,無論何時履行政協委員職責,我都更加註重用新思路研究新情況、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比如,我在推動設立全國首家軟件服務外包產業海關保稅中心、全國首家軟件和服務外包研究院、全國首家涉訴事項磋商機制等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我提出的“建立大連高新區和中關村創新政策* * *共享機制”的建議已被納入《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幹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關於“建立大連市科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的意見和建議被CPPCC科教委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強化以人為本意識,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堅持群眾路線,做聯系群眾的表率,是CPPCC委員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也是對CPPCC委員的基本要求。因此,CPPCC委員要始終深入群眾,體察民情,貼近基層和群眾,關註群眾疾苦,特別關註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及時了解和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訴求,積極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問題;通過CPPCC會議上的發言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真正為人民說話、為人民做事,更好地協助黨委和政府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強化實踐意識,增強求真務實能力。為了“接地氣”,提出有見地、可操作的意見和建議,CPPCC委員必須增強實踐意識,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打造高質量的建議。首先要選對選題,要有新意,提高成果轉化的成功率。要善於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選重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選亮點,提出前瞻性建議,破解發展難題。其次,要認真調查,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調查研究是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CPPCC委員參政議政的水平、質量和效果與調查研究的深度密切相關。因此,有必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真正提出切實可行、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三要註重成果轉化,提高參政議政實效。有效實現研究成果轉化,既是做好研究工作的目的,也是研究工作的價值所在。在實際調研中,有些意見和建議可能因實施條件不具備或時機不成熟而暫時不被采納,但只要有見地,就會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因此,要註意利用各種形式宣傳和反映研究成果,擴大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努力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