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我已經上了壹個月的夜班了!為什麽白天總是睡不著?

我已經上了壹個月的夜班了!為什麽白天總是睡不著?

最佳答案——網友投票,主要原因是身體的生物鐘沒有調整好。短期內可以服用少量鎮靜劑輔助睡眠,但註意不要產生依賴性。同時可以吃壹些有助於睡眠的食物,如紅棗、牛奶、蜂蜜、米醋等。同時要避免光線的刺激,讓物理變暗,睡前聽壹些舒緩的輕音樂。配合按摩頭部、頸部和肩部。兩者都有助於睡眠。

因為不同的人對睡眠的需求不同,所以很難指定壹個準確的量作為正常睡眠的標準,以此來判斷什麽是失眠。壹般認為,睡眠中經常入睡困難、醒得太早、醒得頻繁、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入睡的人是失眠。這裏的“經常”是指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特殊原因很難入睡;所謂入睡困難,是指從躺下準備入睡到實際入睡的時間,超過四十分鐘;所謂醒得太早,是指通常起床前壹小時或更早醒來;所謂夜間頻繁醒來,是指在沒有內外刺激(如小便)的情況下醒來兩次以上,且半小時以上未入睡。凡經常符合上述條件之壹者,均可視為失眠。

需要註意的是,壹個人對時間長短的估計受心理因素影響很大。壹般來說,當事情比較忙,急於處理很多問題的時候,或者心情比較愉快的時候,人們會覺得時間過得比較快。相反,當壹個人情緒低落、焦慮期待,或者生活空虛無聊的時候,就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壹個人晚上睡不著的時候,越焦慮,越怕失眠影響身體,越睡不著,感覺時間越長。所以主觀報告的失眠時間長短,往往和實際時間相差很大。

還需要註意的是,人在睡著的時候仍然可以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可以聽到別人的聲音,但不知道說話的內容是什麽。本來這個人已經睡著了,但是如果被吵醒,他會報告自己沒有睡著,因為他聽到了別人的聲音。

有的人睡覺時“打呼嚕”,有的人以為他睡著了,其實這是壹種誤解。有些字典把“鼾聲”解釋為睡覺時發出的鼾聲,但這種解釋只是部分正確。“打呼嚕”是壹種打鼾,是口腔後部軟腭中的小舌松弛阻塞呼吸道,導致呼吸不暢。從鼻腔進入的空氣使軟腭振動,所以發出聲音。打鼾是鼾聲,但不壹定發生在睡眠中。有的人睡著後不久就開始打呼嚕,還有人叫醒他叫他不要繼續,但他否認自己在“打呼嚕”,說睡著前還能聽到外面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人處於淺睡眠狀態,軟腭上的小舌已經開始松弛,在外界聲音還能聽到的情況下開始入睡。

我們在實驗室觀察睡眠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受試者進入淺睡眠狀態時,腦電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正常的α節律消失了。此時給予聲音刺激,腦電圖上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反應。如果他在這個時候被喚醒,他報告他沒有睡著。

簡而言之,當壹個人處於淺睡眠狀態時,他不僅能對外界做出反應,而且他朦朧的意識活動也沒有完全消失。所以當他醒來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已經醒了。有研究人員報告說,經常失眠的人睡眠狀況發生了變化,深度睡眠(即3、4級)減少,淺度睡眠增加。在淺睡眠的情況下,壹個人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認為自己沒有睡著。這可能就是有些人錯誤誇大失眠時間,卻信以為真的原因。

失眠不僅意味著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的變化,還會產生壹系列其他變化。研究表明,經常失眠的人快速眼動睡眠的比例下降,失眠越嚴重,快速動眼期的比例越少。經常失眠的人睡眠比較淺,睡眠時身體活動也比較多。正常人的體溫、脈搏、血壓在睡眠時都降到最低,而失眠者卻沒有明顯的下降。經常失眠的人白天會覺得虛弱、疲憊、效率低下。

失眠其實是大腦功能的紊亂,換句話說,大腦的興奮和抑制不能滿足人的日常要求,工作時應該處於半抑制狀態,睡覺時興奮程度高,或者睡眠時大腦皮層的抑制不夠深,工作時興奮程度不夠高,使人的頭腦不夠清醒。這種障礙往往是由於大腦使用不當,特別是由於超負荷。所以,為了預防失眠,要從合理調整大腦的工作負荷入手。

大腦負荷多少合適?因為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這個問題很難壹概而論。有壹種叫做滴定法的方法值得壹提。如果我們想知道壹個人能承受多少體力勞動,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來測試壹下。具體來說,我們會在第壹天勞動量的基礎上,逐日增加勞動量。如果勞動量增加後,人的食欲增加,睡眠好,身體感覺舒服,就可以繼續增加勞動量,直到這個人工作壹天後,感到筋疲力盡或出現內部紊亂。最後壹天的勞動量可以看做是這個人承擔體力勞動的極限。如果在逐漸增加勞動量的過程中,這個人沒有其他原因生病了,可能是過勞引起的,這時就應該減少勞動量。這種試錯最終可以檢測出壹個人對體力勞動的承受能力。同樣,壹個人的腦力勞動量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檢測,而且只能用這種方法檢測。當壹個人發現自己的腦力勞動量時,就應該把每天的腦力勞動量限制在最大工作量之內。如果必須加班,那麽事後需要足夠的休息,否則會引起失眠。眾所周知,無線電元器件中的三極管有其最佳的工作狀態,在這個狀態之外也可以工作,但是長時間處於這個狀態不僅效率低,而且燈管的壽命也會受到壹定的影響。

已經失眠的患者,尤其是重度失眠的患者,要積極治療。治療失眠的中西藥物數不勝數。根據文獻和我個人臨床工作的經驗,很難說哪種藥物比其他藥物有更奇特的療效。有趣的是,許多患者對藥物產生了精神依賴。壹旦他們晚上醒來的時間稍微長壹點,他們就會立即服用安眠藥。是藥物使他入睡,還是因為服藥後精神緊張減輕,全身放松而入睡?連他也說不清楚,但他相信這壹定是吃藥的結果。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對於壹個每天都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的人來說,有壹天晚上他突然換了另壹種藥,這種藥和原來的藥丸差不多,但是沒有安眠的作用,同樣有安眠的作用。經常遇到壹些服用中藥治療失眠的患者,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幾次服用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患者看醫生加減原方,睡眠狀況變好,但連續服用三兩劑後,睡眠狀況又變差,再加減處方,又變好。這種情況說明患者的心理並不是藥物的作用,緩解了他的失眠。

我個人覺得讀者應該明白壹個道理,藥物,尤其是西藥片,壹般只是起到消除癥狀的作用,並不能去除失眠的原因。中醫也是如此。雖然有補腎益氣養心滋陰養血安神等各種藥物,但效果並不理想。

如果壹個人失眠了,吃藥是必要的,但立足點不應該在藥物治療上,應該從宏觀角度找出失眠的原因並進行調控。需要註意的是,患者現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安排是適宜患者失眠的溫床,需要改變。治療師要詳細了解病人的生活安排,然後提出改進建議。我曾經在心理門診遇到過壹個失眠30多年的患者。患者兩次住院治療失眠,壹次半年。自從患了病,吃了幾百劑中藥,吃了無數的西藥,失眠的藥幾乎都吃了。最後,醫生說他們對他的失眠無能為力。患者每天晚上十點睡覺,入睡並不難,但夜裏兩點醒來後,再睡就很難了。從兩點到天亮,他壹般都很困。我們采取三種措施對病人進行綜合治療。壹種是用電針刺激雙側安明;另壹種是要求他每晚推遲十分鐘睡眠時間(直到十壹點半);而第三種就是要求他每天逐漸增加身體活動量(直到兩個小時)。經過壹段時間的治療,患者可以從11點半睡到5點。病人很開心,但是效果很不穩定。後來了解到,患者有壹個習慣,就是白天上班經常打瞌睡,尤其是開會的時候,處於半睡眠狀態。可能是他白天大腦欠用,剩下的精力都在晚上發力,導致失眠。所以要想擺脫這個患者的失眠,就要從根本上改變他大腦工作的基本狀態,想辦法提高他白天大腦的興奮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什麽藥丸和藥方可以改變他用腦的“習慣”嗎?不會,這大概就是患者頑固性失眠長期得不到治愈的原因。

對於失眠的人來說,除了服用必要的藥物,我認為針灸是壹種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在失眠患者的治療中,我們采用電針刺激雙側安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多頑固性失眠的病人被治愈了。有壹個患者失眠20多年,晚上只能睡到壹點鐘。電針治療不到壹個月,睡眠恢復正常。還有壹個病人,不僅晚上失眠,而且七八年沒睡午覺。經過電針治療,他的睡眠在中午和晚上恢復正常。患者普遍反映,電針治療後,患者通常在晚上9點至11點感到困倦。有患者反映,第壹次治療後晚上在看電影,不得不回家睡覺。壹些患者報告說,他們晚上太困了,無法看書。壹般我們在下午四點左右給病人治療,從電針治療到病人感到困倦的時間大概是五個小時,說明電針刺激和睡眠之間的潛伏期是五個小時。希望對研究針灸感興趣的同誌對此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