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智的個人生活

智的個人生活

智(1911年9─1993 7)

江蘇泰州人,電信工程和測量儀器方面的專家,從1976開始研究漢字的編碼和信息化,試制了漢字識別碼,俗稱“智冰夷碼”。這個代碼是在80年代早期的計算機系統(如華大中文系統)中提供的。1980年,他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由於他是中國大陸最早研究漢字處理計算機化的人物之壹,被譽為“漢字信息處理的先驅”。

1935畢業於浙江大學。1940年獲得德國萊比錫大學物理學院博士學位。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名譽所長、總工程師、研究員。參與制定中國首個十二年科技遠景規劃,提出促進儀器行業發展的建議。1957年從事錳銅電阻元件時效處理研究,解決了負責攻關電表三大關鍵部件(寶石、軸承、油線)質量關鍵問題的國產錳銅的質量問題,組織研究了遊絲的制造工藝和性能測試設備,制定了質量標準,提高了電表的精度和穩定性,為我國計量標準的建立做出了貢獻。首先在國內組織了儀器數字化的研究,為數字化儀器在國內的普及和應用做出了貢獻。1976開始了漢字編輯方法的研究和試制。

1980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3年,浙江大學電氣工程系畢業後留學德國,先在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學習。26年,轉入萊比錫大學物理學院。民國33年,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其間,我在德國藍點無線電廠做過工程師,也在萊比錫大學和馬爾堡大學做過中文講師。

二戰結束於34年。智希望祖國由弱轉強,渴望科技報國,多次拒絕美國在德招聘人才就業。次年,懷著“發展科技,儀器先行”的誌向,我們買了壹批精密標準儀器,高高興興回國。經朋友推薦,擔任中央工業實驗室電子實驗室主任。當實驗室沒有科研經費時,就用它帶回國內的標準儀器設備;在沒有原材料的情況下,陰極線示波器、電子管電壓表、應時標準振蕩器和高中頻振蕩器都是在困難的條件下,用戰敗後從日本通訊設備上拆下來的零件研制出來的。當時他是浙江大學和同濟大學的電氣工程教授。

上海解放後,支創辦了黃河工學院儀器廠,任經理、工程師,並受聘為上海航海學院教授。1954黃河科技儀器廠並入上海電表廠,任副總工程師兼中心實驗室主任。花費在發展國產儀器儀表的長期戰略上,該組織在國內率先創建了實時計量標準體系,還為上海市計量局建立了功率基準。並逐步摸索,解決了儀器三大部件——軸承、遊絲、錳銅線電阻的加工工藝和測量等技術難題,顯著提高了國產儀器的精度和穩定性,促進了新產品的開發。60年代初,該所率先組織儀器數字化研究,研制成功國內第壹臺5位DC數字電壓表。從那以後,數字儀器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我參與了中國第壹個12年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負責《電氣儀表》的編輯工作。65438-0964年調入上海電氣儀表研究所,歷任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文革”期間,支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使他因科研活動中斷而感到難受,更為民族儀器工業的前途擔憂。有壹天,我看到隔離室墻上寫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八個大字,就低聲念了起來。突然萌發了壹個研究課題:能否將漢字編制成壹個有規律的代碼,以取代電報使用四位數字代碼的老方法,這種方法中代碼和單詞之間沒有規律的聯系,而是依靠記憶。能否進壹步解決漢字可以像西文壹樣直接輸入電腦的問題?基於早年在德國教漢語的基礎,他潛心思考,用26個拉丁字母將漢字壹壹編碼。後來,在國內外計算機界赫赫有名的智的“識字識碼”科學項目,又稱“配套碼”,就是從隔離室開始的。當時支部手裏有筆,沒有紙,就用茶杯蓋編了幾十個漢字,擦完再編輯。沒有字典,就靠記憶。1969年9月,分公司從隔離室出來,壹度被放在廢品倉負責。條件改善了,小倉庫變成了分實驗室。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該分會設法從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臺灣省等發達國家獲得了有關漢字信息處理的資料,並對它們進行了認真的比較,揚長避短,開創了壹條新路。朱的漢字編碼不同於世界上廣泛使用的字體分解輸入法。而是綜合分析漢字的讀音、字體、筆畫、拼音之間的關系,用1 ~ 4個拉丁字母來代表壹個漢字,並制定簡單的規則,讓妳看到字就認碼,看到字就碼。

經過六年的潛心研究,智完成了《讀字碼》的初稿。1974年,在京經費拮據,他專程拜訪了第壹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曹,得到了曹的支持。曹還專門向上海有關部門推薦了《讀字碼》。在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協作研究和組織論證下,智的“識字認碼”輸入系統研究終於取得成果,並被上海市話局采用,從而使計算機漢字輸入進入實用階段。“識讀編碼”用26個拉丁字母編碼,4個拉丁字母代表壹個漢字。這種編碼方案是基於發音和字體的雙重關系。看到字就能識別代碼,看到字就能編碼,不用背。由於每個漢字的字碼是固定的,給計算機代碼的存儲和軟件的應用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這種編碼得到了壹定程度的應用,為建立中文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打開了大門,實現了基於電子計算機的照片排版印刷自動化。

1978 7月19日,《文匯報》頭版披露這壹重要消息後,美國、聯邦德國等國的壹些公司和大學紛紛寫信、電報尋求合作。後來實現了漢字輸入終端和漢字信息處理系統的研究和生產。其中與聯邦德國及香港有關公司合作生產的“配套碼”系列1011中文自動打字機,在國內外廣為銷售。智創造的漢字編碼方法獲得了世界計算機界的認可,推動了中國漢字編碼的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漢字信息處理和儀器化專家。

支於1977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1980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65438-098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上海市委員會委員。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漢字信息處理研究會理事長,上海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

1991 5月,支80歲時,加入中國制片人黨。分公司壹貫重視人才培養。晚年生病休養期間,他強調“科學技術是連續的”,殷切期望“後來者居上,振興中國儀器工業”。為了培養更多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我們投資3萬元,在上海儀器儀表學院設立了“智獎勵基金”。

支的主要著作有晶體音叉頻率長期穩定度的研究,近十年來電子儀器行業的發展,新漢字編碼方法的建立,漢字編碼方法及其在應用中的實現,漢字編碼方法及其在計算機中的實現,漢字編碼方法及其工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