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許慎文化園作文800字。

許慎文化園作文800字。

初冬的壹個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了城市東北角的許慎文化園。

走近許慎文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劉舒石柱廣場。六根高約六米的花崗巖石柱,分兩排分別立於公園大門外廣場的東西兩側,上面刻有象形、訓詁、會意、聲、註、借等六書的理論和實例。在我進入公園之前,我已經感受到了濃厚的漢字文化氛圍。

穿過公園的大門,我看到壹條連續的漢字大道展現在我面前。它直接通向漢字神殿,它有80米長。據說這象征著漢字8000年的滄桑。“漢字大道”以史前符號為起點,運用石雕和鑄銅技術展示了漢字發展的十個重要階段。壹路瀏覽下來,我詳細了解了漢字發展演變的曲折歷程。

沿著漢字大道行走,很快就來到了公園的核心建築——漢字寺。漢字寺氣勢恢宏,九合壹的漢式建築,木石結構,用金磚鋪成。寺廟的名字是由中國著名書法家歐陽鐘石書寫的,字體簡單大方。當我進入大廳時,我首先看到了壹座高大的金箔許慎銅像。他莊重、優雅、聰明,讓人感到和藹可親、令人尊敬。遊客們不時燒香祭拜。繞著銅像向北走,我看到銅像後面的影壁上有浮雕字形。我仔細壹看,原來540個偏旁部首是許慎根據漢字雕刻的。

走出正殿,經過壹座高大的牌樓,我來到了墓葬保護區的許慎銅像前。這座雕像大約3米高。許慎身穿長袖漢服,右手背壹卷竹簡,左手平視南方。遺憾的是,由於長期暴露在陽光下,銅像很暗,我陸續拍攝了許多照片,但效果不佳。

許慎雕像後面不遠處就是許慎的埋葬地——許慎墓。該墓高約5米,周長約33米。整個墓室被白色或黃色的菊花覆蓋,像壹個巨大的花籃。墓前有三塊石碑,東邊的兩塊石碑歷史悠久:壹塊是康熙四十六年郾城縣令文德裕立的,上書“韓孝廉徐公之墓”;另壹座紀念碑是光緒二年由郾城縣令王鳳森立的,並題寫了他自己寫的文章“徐夫子崇文廟”。不幸的是,有些字跡模糊不清。

之後,我還參觀了說文閣、鐘書堂、九曲橋和魁星閣。縱觀整個公園,無論是古老的古跡還是新的景觀,它們都融為壹體,給人壹種沈重而古雅的感覺,所有這些都展示了悠久而悠遠的中國文化。走在這裏,就像置身於漢字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我不禁想起了幾千年來的歷史。

參觀完許慎文化園後,我再次被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愛上了腳下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