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麥克阿瑟天才獎的中國獲獎者

麥克阿瑟天才獎的中國獲獎者

獲得該獎項的傑出中國人才包括:

徐炳

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MAC ARTHUR獎,是第壹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徐炳(1955-)生於重慶,浙江溫嶺人。1981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留校任教,1987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他接受了威斯康星大學的邀請,以榮譽藝術家的身份移居美國。2008年回國,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最著名的藝術家。在他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創作的著名作品《天書》系列中,他親自設計和雕刻了數千個“新漢字”,並以象似性和象征性等主題深入探討了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90年代移民美國後,先後創作了《新英文書法》、《鬼撞墻》、《地球書》等。此外,進入本世紀以來,徐炳的創作取向變得更加豐富,尤其是他日益關註的藝術介入社會的主題。《煙草計劃》《木林森》《鳳凰》都是有深度有深度的代表作。鑒於他在當代藝術領域的突出貢獻,他被授予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項“邁克·阿瑟天才獎”第65438至0999期。莊小煒

莊小煒於2003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是麥克阿瑟基金會歷史上第壹位中國女科學家。34歲時,他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的雙料教授。莊小煒利用改進的熒光光譜研究單分子,從而揭示復雜的生物過程。2003年,她用這種方法研究流感和艾滋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細胞,這有助於開發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陶哲軒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唯壹中國獲獎者是壹位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是唯壹的中國獲獎者。這是陶哲軒在壹個月內獲得的第二個獎項。在8月22日舉行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俗稱數學諾貝爾獎)。約翰和凱瑟琳·麥克阿瑟基金會稱贊說,陶哲軒的研究涉及許多領域,如調和分析、偏微分、組合數學和數論,並為許多數學界的長期猜想提供了證明。他的研究還為許多領域創造了新的思維,對這些領域的未來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何琳

生物學家何琳。

何琳是2009年24名獲獎者中唯壹的中國人。1997畢業於清華大學,2003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他目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學助理教授。何琳因研究微小RNA分子在癌癥形成和治療中的作用而獲獎。

沈巍

2007年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紐約華裔編舞家沈巍出生於中國湖南。他五歲學習國畫,九歲在湖南藝術學校學習中國傳統戲曲,畢業後在湖南省湘劇院擔任演員,然後學習舞蹈,成為廣東現代舞團的舞蹈演員和編舞師。多才多藝並擅長繪畫的他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中國傳統水墨畫和現代舞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蕭薔

2001獲獎,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特聘教授。

張益唐

獲獎於2014。主要貢獻在於2013年4月7日向Annals of Mathematics提交了素數之間的有界間隙,證明存在素數之差小於7000萬的無限論文。同年5月21日,論文被《數學年刊》錄取。

楊培東

獲獎於2015。楊培東是國際頂尖納米材料科學家,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88從木瀆中學畢業後,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自1999起,歷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2 4月18日,他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4年4月7日,楊培東團隊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科研成果,有望解決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的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