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好奇頭條抄襲的話題。我覺得抄書真的是壹件好事,壹件有趣的事情。所以我找到了壹本漂亮的書,並試圖撿起來。
網上很多人抄書打卡,有的隨意壹天抄壹頁,有的抄名著,還有的說抄書賺錢。
看書的人其實是在抄書。讀好的句子,提煉出來,就是書的散本。不斷興起的抄書活動,是為了養成零星抄書的日常習慣。
對於抄書來說,其實就是深度閱讀,做讀書筆記,寫讀書感悟。
抄書,哪怕只是簡單的抄書,也是值得稱贊的。如果深度閱讀、做筆記和寫感受結合起來,抄書的意義會更大,應該會有更多收獲。
2.
昨天開始認真抄書。經過兩天的抄書,我意識到抄書的五大好處:
第壹,通過抄書,體驗沈澱閱讀的快樂。現在大部分都是快餐式閱讀,很少會靜下心來壹字壹句讀完壹本書。而且如果妳用心抄書,壹個字都不會漏掉。人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文字的意義隨著筆浸入心底。
第二,如果妳想從抄書中有所收獲,妳必須日復壹日地堅持。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只要妳有堅強的意誌力,妳自然就會有能力、聰明和知識。”通過抄書,磨煉自己的脾氣,堅持每天抄書,增強自己的意誌力。時間長了,妳會增加妳的能力,變得更聰明,學得更多。
第三,抄書的過程是深度思考的過程。書籍會為我們打開壹扇門,讓我們看到外面的風景,閱讀可以讓我們體驗各種各樣的生活。抄寫內容往往會喚起壹些聯想,產生各種感受,所以我們不只是為了抄書而抄書,而是達到我們讀書的最終目的:我們充滿了詩和書。
第四,堅持抄書也是保證妳能繼續寫作的方法。通過抄寫書籍,寫下妳的想法,邊抄邊寫,妳就不會擔心沒有寫作方向,也不會害怕找不到寫作材料。妳抄的書越多,寫作之路就越長。
第五,抄寫和書寫單詞還可以喚起記憶,防止手和大腦的僵化。在今天抄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如果我長時間不寫,我就寫不了很多字;很久沒有認真寫字了,對壹些字的筆畫模棱兩可。平時用電腦打字,用筆寫字比較少,感覺手指沒有以前靈活了。以前都是亂塗亂畫,現在要壹筆壹筆認真寫,總覺得筆畫不到位。所以,抄書也能讓人記單詞,手指靈活,大腦靈活。
3.
昨天,3月15日,抄壹本書的第壹天,我抄了壹則寓言:
兩只鵝向南飛去,舍不得離開它們不會飛的朋友青蛙。青蛙想了壹個辦法,首先讓兩只鵝抓住壹根樹枝,然後用嘴抓住樹枝的中間,於是兩只鵝就和青蛙壹起“飛”上了天空。
地上的青蛙很羨慕,問是誰這麽聰明,會想出這麽好的辦法。飛向天空的青蛙自豪地說這是他自己想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青蛙從天上掉下來了壹張嘴。
這個寓言很有趣。
它告訴我們,人往往會得意忘形,往往禍從口出;妳應該知道沈默是金。
《菜根譚》有句話,“藏巧不如拙,用鈍來明,明而不濁,屈而不伸”,意思是壹個人寧可裝拙而不要太聰明,寧可收斂而不要鋒芒畢露,寧可隨和而不要太傲慢,寧可退縮而不要太主動。
所以,沈默也是壹種能力。
越安靜的人越強大。另壹方面,越強大的人越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