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草書的簡史和特點是什麽?

草書的簡史和特點是什麽?

要求簡單的趨勢不會停止。早在記錄帝王和官員重要事件的商代甲骨文和周朝銘文中,就有簡單的筆畫和潦草的筆跡。在史書記載中,“屈原屬壹螞蚱”“董仲舒書法不在頁”,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快速書寫時並不正確。據《魏晉誌》記載,東漢北海王劉牧“擅史書,今以為典範”。劉牧去世前,明帝派驛馬寫了十封草書。在漢章帝統治時期,是學習漢字的好榜樣,漢章帝曾命令寫草書。可以看出,自1世紀中葉以來,草書不僅沒有被匆忙書寫,而是被珍惜和模仿。從近代出土的漢簡中可以看出,簡體字的西漢隸書已經普及。到了辛莽時代,出現了更多的地方筆畫和連筆漢字。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竹簡已完全草書化。然而,從周朝到辛莽時期,草書從未被列為壹種書法。《說文解字》成書於漢武帝和十二年(公元100年),許慎稱草書為書法之始。東漢末年,像張和後來的鐘友這樣的著名藝術家大量湧現,他們每個人都成為壹個流派。當時趙翼有《非草書》壹文,蔡邕也有類似的維護正字地位的論述,反映出草書非常流行。從漢末到唐代,草書從具有隸書含義的曹彰發展到今天的草書,甚至發展到狂放的草書。